2)第679章天子叫门(下)_好男儿留什么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湖广连接南直隶的交通转运枢纽,遂于洪武二年重修九江城,明嘉靖三十二年,九江知府陈仁和以旧无月城,令各属分门增筑月城,因此九江的城防在长江一线仅次于武昌和安庆。

  直到抵达九江城下后,康熙一直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他是对九江的城防有信心,而且就算明军追至,他也能走水路退到武昌,又或者渡江北返。

  五老峰方向突然出现了一支打着皇帝御驾旗号的兵马,而且还直奔城池而来,这令得九江守军顿时紧张起来,守城的兵丁在第一时间关闭了城门,并火速向九江知府江殷道和九江守军夏逢龙报讯。

  “打的是御营旗号?圣驾不是被发匪困在鄱阳湖吗?莫非这里面有诈?”

  江殷道吃了一惊,府衙内的清廷官员也是人人变色。众人都知道事关重大,毕竟伪明军攻入江西以后,曾多次诈称清军,袭击过大清的城池,江西督标中军夏逢龙却是神色诡异,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既然来的军马打的是御营的旗号,众人不敢怠慢,当下就簇拥着知府大人往城头跑去,想看看是否真是御营的兵马,夏逢龙却是故意放缓了脚步,又叮嘱了身边的亲兵几句,这才追了上去。

  众人上城之后,果然见城下有两三千穿着两黄旗服饰的清兵簇拥着数十个盔甲尚算完好的军官,在城墙下指指点点。这些士兵衣衫破烂,不少兵丁身上还绑着绷带,显然是受了伤,很多士兵手中都没了兵器。

  见城上守军不开城门,有的兵丁就开始嚷嚷起来,直欲将城上的守军活吞了的模样。

  听这些清军骂得难听,城上的官员们不由眉头大皱,江殷道却顾不得计较这些,探出身子伸头大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怎么从山里过来了?”

  脑袋上绑着绷带的曹寅带着几个大内侍卫越众上前,指着身后大旗下立着的康熙,怒喝道:“圣上御驾在此,尔等还不开门,是想造反吗?”

  “是圣上?果然是圣上,快开城门,开城门,快随本官去迎接皇上……皇上能杀出重围,这是祖宗积德啊,积德啊!”

  江殷道定睛一看,那大旗下立着的可不就是大清皇帝康熙吗?他本是顺治十五年进士出身,康熙九年调任九江知府,深受大清两代君王恩德的他在看到康熙圣容后,顿时激动的老泪纵横,连说话都变得语无伦次起来。

  “等等,来人是皇帝不假,可万一是明军的诡计呢?本将奉命镇守九江,有守土之责,还是等问明白后,再开不迟。”

  夏逢龙却一把拦住了想要下城的江殷道和随行的文官,他身后的亲兵也是一拥而上,将城上的九江官员团团围住,夏逢龙才走到城墙边上,指着城下的清军问道:“既然是圣驾亲至,那就请圣驾亲自来叫门,本将职责所在,如何能凭你一句话,就放你们进城?”

  曹寅大怒,扯着嗓子就在城下大骂道:“混账,老子是曹寅,是皇上的侍卫,你居然连老子的话都不信,你想造反吗?”

  “让曹寅别叫唤了,夏将军忠于职守,也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了,朕亲自走一趟又何妨。”

  康熙却是对夏逢龙的表现赞不绝口,在他看来夏逢龙能不畏曹寅的恐吓,非要按章办事,委实是难能可贵。

  “皇上,还是由奴才去吧,奴才是议政大臣,奴才就不信他敢拦奴才。”

  佟国依稀记得,明朝也有个皇帝曾在兵败被俘后,替蒙古兵叫过门,虽然康熙没有被俘虏,但在这败军之际,由皇帝叫门,他觉得太过丢脸了。

  康熙长叹道:“十万水陆大军只剩下这几个人,朕的脸面早就丢尽了,也不在乎这一点了。”遂亲自带着大内侍卫走到城下,指着城头喝道:“夏逢龙,尔看到朕,如何不开城?”

  见来人确实是康熙无疑,夏逢龙却换了一个脸色,举着刀揶揄地调侃道:“果然是皇上,只是本将却不知道您是被俘呢,还是从明军的包围圈中逃出来的?这门,本将是开呢?还是不开呢?”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