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06章 彩陶和竹编_原始人日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过猪跑。

  作为从小农村长大的娃,他见过的竹器五花八门。

  竹篓竹筐背篓凉床躺椅撮箕筛子竹匾鱼篓等各种常见竹器大部分他都亲眼见人做过,也大致知道制作方法。

  这些都是农村最古老传统的手艺活儿,传承几千年会的人多如牛毛,要做好不容易,但要想做出来非常简单,最终就是好不好看,好不好用,结不结实的问题。

  因此徐晨在安排好窑厂的事之后,就选了几个心灵手巧老成稳重的男人,砍伐一些老竹,教他们破竹划蔑制作简单的竹编器具。

  看着徐晨用一把柴刀,就把粗大的竹子轻松破开并且划成细薄柔长的篾条,这宛若奇迹一般的手法自然让族人都叹为观止。

  而当看着徐晨用这些细软的篾条编织出来一个精巧竹篓的时候,整个巴族再次沸腾了,特别是女人们,欣喜的争抢着观看。

  竹篓轻便精美,远比用指头粗细的青藤编制成的藤筐更加美观轻巧。

  巴族人眼下早已过了只为温饱挣扎的年代,他们现在也在不断追逐美观,吃穿住用的精致程度一直都走在所有部落的前面。

  当初大家还都在住山洞,巴族就住上了土砖大院。

  现在各部落都还在住土砖房屋甚至简陋木屋的时候,他们又已经开始住上了夯土陶瓦的楼房。

  至于吃穿住行方面,巴族更是远远的把其他部落都甩在后面。

  但在日常使用器物方面,巴族的领先优势却并不大,和其他部落一样,平日用的依旧还是普通陶器、铜器和藤编工具,唯独就是多一些而已。

  但竹编器物的出现,似乎一下让巴族人又找到了一样值得领先和骄傲的技术。

  而这个竹篓子不过是徐晨的开胃菜而已。

  接下来的天,他陆续做出来竹背篓、竹挑篓、竹匾、撮箕等器具。

  虽然这些东西在徐晨眼中看起来都歪歪夸夸惨不忍睹,但不得不说,这些年藤编积累下来的经验还是让他能够一次成功的将这些东西都完整的做出来,做好就能用。

  而这几样常见粗陋器物的制作,也只是徐晨用来练手。

  破竹划蔑编制手法都越发熟练之后,他正式开始制作另外两样高难度的竹编,那就是筛子和斗笠。

  竹筛是生活中最常用的工具,筛米筛面都需要。

  眼下有了石磨,可以将麦豆磨成面粉,但里面的麸皮却无法清理,只能一起做成食物,麸皮这种东西不容易消化不说,吃着也十分粗糙涩牙,若是有了面筛,就能将面粉中的麸皮除掉,这样就能得到更加细腻爽滑的面粉,制作出来的食物也就会更加美味,口感也会更好。

  至于米筛,原理一样,只是网眼要大一些,如今有了稻米,以后也是必备的工具,不然春出来的糙米不好清理,会有大量带壳的稻粒,吃起来会卡喉咙,只能用手一粒一粒的清理,十分耗费精力和时间,到时候春好的稻米只需要用米筛简单过滤一下就完美解决。

  相对于米筛来说,面筛更加细密考究,因此划出来的竹篾也要求更细,而且只能用很薄的竹青,当然编织起来也更加耗费心神和时间。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