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二六章 被撼动的基础(上)_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吸引下,华夏从南到北掀起了一股移民潮。这股移民潮在刚开始的时候,还不算引人注目,但随着知道这个消息的人越来越多,涌向关外的人逐渐汹涌起来。而随着川康也宣布实行相同的政策之后,移民的方向分散了,但势头却更猛了。杨寰宇没想到这个政策如此受欢迎。

  但在东北的阎锡山第一个受不了了,按照东北十省黑龙江、兴安、合江、嫩江、松江、辽北、吉林、安东、辽宁、热河,目前可以耕种的土地只有七千万公顷。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容纳至少两亿人口,可原来的东北地区也不过两千多万人。突然膨胀的人口,不仅在粮食供应上让阎锡山压力骤增,在布匹、棉花,甚至食盐的供应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更不要说住房、农具、耕牛之类生产资料的分配供应了。北方冬天的寒冷,如果来的是齐鲁晋冀一带还好点,淮河流域、长江以南过来的人,是很难一下子适应的。阎锡山动员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包括军队,全部都致力于为这些移民修建临时住房,却依然无法满足这些移民的住房需求。实在不得已,阎锡山只好以政府出钱补贴的形式,号召在辖区里有住房的百姓,接收这些移民的临时住宿。如果,发生在户外冻死人这种事情,好好的一个善政,就要变成一个悲剧的制造者了。

  而且,安置下这些人还仅仅只是个开始,按照北方特区的惯例,在这些人安置下来后,根据人口的聚集密度,还要设立相应的各级中小学校、技工学校、医院、以及各级管理机构、商业机构,和警察局、税务所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教师、医生、护士等专业人才,而这也是个巨大的缺口。

  在这样的情况下,阎锡山不得不要求北方特区,向其它地区分流这些蜂拥而来的移民。他这里已经是接受的极限了。可往那分?杨寰宇不由得想起早几年进疆平叛时,他向段祺瑞提出在新疆地区广建学校时,段祺瑞、徐树铮看他的那个眼神。

  察哈尔和绥远虽然也有不少耕地,但多数地方都是草原。两世为人的他,自然知道这些草原的重要性。在辽北和热河虽然他下令把许多草原变成了耕地,但他知道,察哈尔和绥远北部,以及再往北的蒙区都不能再这样干。这些地区的草原一旦毁去,即便开发出了耕地,也是不会长久的。前世蒙区这边,国家为了治沙,花掉的钱远比当时把草原变成耕地得到的那点收益要多得多。

  而且,再往北,冬季寒冷的天气明显增多,也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真不如依旧做为牧区要划算。可这些移民的到来,又不能不管。虽然可以下令在榆关控制关内移民出关,可杨寰宇这个命令是真的没法下。人家冲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