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7章 砖楼_魔界狂想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作,每五毫米一个齿,每十根线共用一个齿,它们一起在这根横木上转一圈,来去各占用一个齿。

  之所以要转一圈是为了增加摩擦力,把线给绷直。

  至于怎么放线。

  马林觉得其实可以在织布这里放置一个旋钮,拧一下旋钮,这根缠线的横木就会旋转一点,它的摩擦力不支持它快速旋转,一次只能转一点。

  那这个旋钮应该怎么设计呢?

  还是需要用到轱辘,一个大轱辘带动一个小轱辘,使用连杆进行连接。

  那根缠线、放线的横木,由木工开料,他可以自己制作锯齿。

  两个轱辘的制作也不难,割出两块木头圆饼,圆心处打眼装上转轴,转轴没必要多么光滑,因为它们的转动会非常的缓慢。

  再装上一对连杆。

  于是放线的动作就变得非常容易。

  想了一下之后,为了进一步简化放线这个流程,他决定把织布机给做的更长一些,这样子线才容易绷直,不松垮垮的。

  把开料表填好。

  交给‘小树’,‘小树’说明第二天下午这些木件就能够全都准备好。

  “这是要做啥东西?”‘小树’问道。

  马林说道:“织布机。”

  现在铁炉村以及各个地方的原始人都使用腰织法织布,而腰织法还是马林教给他们的。

  ‘小树’问道:“好使么?”

  马林说道:“应该会非常好使,比腰织法快五六倍吧。”

  这句话他并没有夸张。

  腰织法,坐地上,四根棍子都平放在腿上,各种动作都很麻烦。

  用了这台木式织布机,所有动作都很标准、重复,于是熟练度可以越来越高。

  一台织布机,赶得上五六名使用腰织法的工人。

  他们的人口并不多,有两三台织布机,布料便会出现多余现象。

  就算是经常换新衣服,天天设计新款式,布匹的供应依然跟得上。

  到时候就不需要多少人口用于纺线和织布。

  关于纺线,他希望能够有种办法把纺好的线给缠到圆筒状线轴上。

  给手摇式纺车额外添加一个转轴应该就可以了。

  一晚上就这么过去了。

  值得高兴的是,他们终于要拥有织布机了,不用再坐在地上使用腰织法了。

  当制作出这么几个织布机之后,他们的生产力便会达到华夏国汉朝水平。

  他不知道这是否值得开心。

  接下来一天。

  前去看工人打地基,挖墙基沟,加工石头。

  小楼长十二米,宽七米,高度七米。

  它会是这个世界第一座水泥和砖混合制作的小楼。

  会有水泥地面,水泥墙,以及方正、宽阔的窗洞。

  可是现在虽然有窗洞,却并没有玻璃。

  此外还有个问题,那就是想在砖头墙内打眼可不容易。

  他总不能扛着车床去给墙打眼。

  连敲钉子都是难做的事。

  去水泥板模具那里检查一番,它们还没有彻底的干,还有点脆。

  它们是货真价实的钢筋水泥板。

  虽然这水泥他是自制的。

  一种软石头,磨成粉,加热,逐渐就变成了现在这种样子。

  混合炉渣粉、沙子、小石子和水,就能够当水泥使了。

  烧砖的进度还可以。已经能开始向这边运砖了。

  总共大约需要两万块砖。

  一天能够烧几千块,最费时间和力气的环节是制作砖坯。

  有水力驱动的锤能够好一点,但是并不足够。

  可能日后这里所有人都想住这种水泥小楼。

  玻璃没有研制成功怎么办?

  窗子不安玻璃比较麻烦。

  马林的想法是,先给窗户糊纸,等到制作出玻璃来再安装。

  可是平板玻璃的生产是个难题。

  他折腾了接近一个月,烧出来的玻璃水依然是半透明的,里面的杂质未能清除干净,他已经试过很多种办法了。

  此外玻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

  他不知道怎么形成平板的形状。

  不平的话想装上窗户就比较难。

  他觉得打磨玻璃比打磨钢板难多了。

  这一天地基打好了。

  墙基沟挖好了。

  石头还没填进墙基沟。

  他不知道这道沟应该挖多深,填多少石头。填多了嫌麻烦,填少了怕楼房以后下陷倾斜。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