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十二章 观察员_决战朝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观察员已拉响了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应该说,观察员只要早点在对讲机里报告他受伤了,我们完全有机会把他救下山来,但他却没有这样做。我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他这么做的原因,一是因为看着战友们都已经牺牲在山顶阵地上,他也不愿意在活着回来了。更重要的是,他还想亲手为那些战友甚至也是为自己报仇,他想亲眼看着那些越军被我们的炮弹炸死。所以……他从一开始就在有意隐瞒着自己的伤势。

  如果从局外人的眼光来看,他的牺牲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他下了阵地我还会派出另一名观察员上阵地引导炮火轰炸,结果也可以给越军造成相当的伤亡,所以这名观察员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自杀,他的牺牲就变成了一种无谓的伤亡。

  但……我却觉得他的牺牲不是无谓的。因为战士仅仅只是一名战士,他们同时也是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也有感情的人。所以他才会想着为战友报仇,所以他才会在战友都牺牲后不愿意独活,所以他才会有意隐瞒自己的伤情……

  “轰!”的一声,炮弹的爆炸声让我认识到自己还在战场上,赶忙趴低了身子躲进了战壕中。

  观察员那枚拉响的炸‘药’包就像是导火索,你争我夺的战事很快就在山顶阵地的棱线上展开。一发发迫击炮炮弹由536高地和扣马山打向我军的阵地,但很明显,越军还没有掌握我军阵地的具体位置,再加上我军的工事也已得到巩固,所以这此炮弹并不能给我们造成多的损失,不过就是为那些朝我军冲锋的越军造些声势罢了。

  在这些炮弹的掩护下,越军一排排的从山顶阵地上冒出来接着再居高临下的朝我军发起冲锋。他们的单兵素质的确不错,互相之间队形是介于集团与分散之间。简单的来说,就是比我军人挤人的集团冲锋要分散,却又比美军的散兵队形密集……

  我想,之所以会有这种现像,大慨是越军同时受到中国和美国的影响的原因。但是不管他们用的是什么队形,越军想要突破我军的防线正面只怕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就算是在抗美援朝的年代,当我军还是在使用莫辛纳甘那种老式步枪的时候,这反斜面阵地就能让拥有飞机大炮的美军束手无策,何况现在在我们面前的越军还没有飞机,就算有大炮也让我们压着打的那种。

  这不?只见那些越军一排排的从山顶阵地里冒出头来,很快就一排排的倒在我军战士的枪口下。

  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使我对反斜面战术的应用已是烂熟于心,虽说现代的武器参数与那时有些不一样,比如抗美援朝时我军步兵使用的制式武器是‘射’程远、‘精’度高、‘射’速低的莫辛纳甘,而现在使用的却是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