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五章 - 怒急拆炉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忙的工作锻炼了我的身体。应该近28岁左右的我竟然没有呈现出这个时代同龄人所应有地老态,这一点也在其他骑兵身上得到体现,骑兵们的身体状况一般要好于绝大多数同龄人。

  但我还是有一点紧张。

  要是在我挂掉之前,还没有能培养出能熟练的炼铜和铸铜匠人,那人类的青铜时代不是得又推迟许多年?

  还好,建炼铜炉所需要的青砖,陶坩锅和陶柄、陶勺(盛铜汁用的)都已经在烧制中,我下令尽快加大找矿力度,尽可能多找到一些天然铜块。

  坩锅是一个陶罐。直径20厘米左右。深度近30厘米,带有耳柄。

  现在我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一个炼铜炉。

  按我的记忆,后世的炼铁所用地炼铁炉是用电流产生地高温,铁矿在里面完成还原过程以后,产生的铁水是通过一个可以开关的闸门流出来的。大跃进时在农村时到处都有土法炼铁的小铁炉。那时地水平都能炼出铁来,相信炼铜应该还容易些吧。

  所以我设计的炼铜炉是一个“大砖桶”:断面是一个D字形,其中的直边大约1米2,弧边最远距离直边有一米左右,深度是1米2左右,底部是斜的,在D字形底部的圆弧顶端,也就是斜底的最低处,炉壁上开了一道“门”,高10厘米,宽20厘米,“门”外用一块活动的陶砖堵上,陶砖带耳,可以通过过长陶柄操作开或者关。

  “门”外还紧接着放了一个50厘米长陶制的明槽,用于导流将要流出来的铜汁,明槽出口下将用来安放坩锅。

  3月10日,青砖和陶制炼铜工具都已经做好,我也早已经让骑兵带信到太昊城,让风余和木驼负责今年的春播工作,特别是选种工作继续加强,看看这边的工业生产,我是没办法这时回去了;两座按我设计施工的铜炉很快建设了起来,并在3月21日完成了内部的硬化烧结。

  22日早上,近200斤木碳倒入一个铜炉,数十块矿石投了进去,再铺上近200斤木碳,我从活动陶门的地方点上火,把陶门保持打开。

  很快,“轰隆隆”的火声从炉中响起,所有人都立即退后,1米外都能够感受到炉体发出的灼热。

  我和木壳一人拿一根陶柄,前面勾住那块陶门,就等看到铜汁产生,然后把门关上。

  可是等到近两个小时过去,碳已经烧得差不多了,按我的经验,也已经应该达到高温陶所需要的温度了,铜矿应该能够炼出铜汁了吧?

  可是就是没有看到任何东西出来。

  到中午时,火已经烧尽,余热未消,我让人给铜炉浇上水,跑到炉边往下一看:

  靠!所有的矿石全堆在炉底部,的确是出现了凝结的铜,却是将这些矿石都粘结在了一起,甚至跟炉壁也生了根。

  这下子我傻了眼。

  烧也烧不动,取也取不出。

  两天以后,几名浑身碳黑的骑兵傻乎乎地站在我面前,看今天还要不要下到炉子里去刨那几夫该死的石头。

  我脸红了半天,气急败坏地吼道:“拆炉!”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