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 - 重建运输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的战士留守营地,我和贸易城骑兵们同行,向最近的少昊族进发。出发前。又一批筏子载来了更多的人和物资,现在营地已经有了71名战士。搭起了50来个皮帐篷,有了足够的自卫能力。

  绕过途中冒出来的几条小河,第三天中午,我们已经远远地看到了少昊的神山。

  建设农业社会数年来,少昊的发展在我意料之中,但亲眼目睹,还是让我吃惊。神山下已经建起一座仿贸易城的“少昊新城”,以神山作为一面天然的城墙,另三面的城墙都达到了1000以上的长度,墙高居然比大元诸城还要高,达到了五米左右。这样浩大的工程,可以想像,少昊各部族一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更让我感到欣喜的是,距离城墙两三公里内,到处是茂盛地粟,抽穗已经完成,长势喜人,眼看将是一个丰收的大年,而且从庄稼地看,所有的地都用篱笆墙围起来加以保护,并明显分成很多小块,显然实行了某种程度的“承包制”或“私有化”。地里也普遍采用了起垄技术,抽穗前补施的农家肥还有残迹,杂草被清除得干干净净,后期管理看来也做得很到位。我按往年的经验估算了一下,这些粟地的亩产不会低于200斤。

  尽管还没有看到皋陶、剡等其他少昊部族的建设情况,但农业在少昊的发展看来已经不弱于大元诸城的水平。

  少昊城的守卫远远就看到了我们的墨龙旗,早早将城门打开,由于没有护城河,也就省去了放吊桥的程序。

  “太昊族长到了!”

  我们还没到城门处,已经有眼尖的少昊战士将这个消息用大嗓门吼了出去,城门内的一名少昊骑兵迅速向神山疾驰而去。

  等我们进了城,神山下的石台上,少昊族长盈伯已经率长老们作好迎接准备。

  少昊城内的建设明显有抄袭的痕迹,除了用山洞替代了宗庙以外,城内的布局相差无几,至少我就能明显地从建筑外观上分辨出匠作区、军事区、居住区,甚至还有和学校修在一起的医馆!

  住房多数都采用了土坯墙建筑,但匠作区有部分砖房,只是还没有学会太昊的烧瓦和制青砖的技术,看来以后这块还得和少昊加强技术交流。

  盈伯见到我就想跪下去,被我阻止了。

  尽管在黎族见到了太多的跪叩礼,那也是在沿袭姜由在族人中形成的惯例,而在太昊、少昊族人间我还不习惯别人采用跪叩礼。

  可能在多年以后,还是无法避免这种礼仪的普遍采用,但在我还能主持太昊事务期间,绝不会让这个礼节在太昊内推行。

  “大河改道,截断了太昊、少昊之间的联系,盈伯为此多方设法,仍不能找到过河的地方,不知道太昊族长是如何过来的?难道在上游有浅水的地方?”让长老们安排接待,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