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三章 - 左倾右倾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的匠人所绘的一张图,在大元城也造也符合形状和大小的相同陶瓮来!

  类似看上去比较简单地问题,就得花上十来天,有时甚至一个月才能解决,同时还得配上大量的实践强化。这种技术含量相对于文字和律法而言偏高的培训消耗了我海量的时间,对教师们地培训一直延续到年底,结果仍距离我的预期目标很远。

  在这期间,南方不断有消息传来,元方在南征中取得了远超出我预期的成绩。

  原来我们曾经在石岗村附近不断搜索,不过就发现了六个村子,一千余人地人口总量,这对我的南方开拓大计是一个重大的挫折,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我都怀疑湘楚码头是不是有必要建设。后来之所以东向出海,转而在欧且附近找到相对较多的部落,不能不说与我在南庸的失败有关,正是在南庸的失败逼得我必须另寻出路。

  但元方南征的事实证明,我还是坚持不够。

  元方没有过多说明,但从偃鹏发回来的鸽书中我们得知,元方深入南方数月,终于给他找到另一个数量较大的部落群,目前已经新发现的部落就已经达到十多个,人口也已经达到3000人以上,这个规模甚至已经不弱于我在欧且那边的发现!

  但元方与我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从来都不愿意通过贸易和交流与这些新发现的部族过多沟通,尽管从语言上讲,这些新发现的部族都是庸族语系的,元方与他们沟通毫不费力。元方采用的最主要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征服!

  大楚码头和大楚城里现在都以庸族人为主,原来从太城划拔过去的太昊族人,特别是年青战士,基本上都被元方带过去参加了南征。在对付南庸诸部时,元方还讲一点策略,基本上是给那些部落造成一点生存压力,再出面当“救世主”,以致南庸部族对元方都比较心悦诚服。但在对付新发现的部族时,元方连这点耐性都没有了,几乎都是直接带太昊部队上去,简单的谈判不能说服对方投诚,接下来的就是武力解决。

  让我有些不甘的是,这种方式居然得到太昊战士们的一致拥护。少量受伤后从南方撤回太昊城的战士谈起元方的征服行动,在太昊酒坊里口沫四溅,听者津津有味,甚至巴不得太昊有更多战士前往参战,若不是我没有表态支持,连兵部的长老中都有跃跃欲试者。

  “谁也不许给元方增兵!”最后我不得不表态了“他已经不是我太昊的城主了,既然他要当大楚的族长,就让他自己对自己的行动负责!若是他不能让庸族人参加征服的战斗,就始终成不了大楚的族长!总不成一边当大楚族长,一边要太昊派遣战士为他战斗!”

  这话说得有点过硬了,长老和族人们从此不敢在我面前再提增援元方的话,但私下里,我知道元方的举动在太昊城很有一些fans。只是由于我的旗帜鲜明的反对,不敢过于声张而已。

  这当中就包括梅梅,不过还好,梓烨毕竟站在我一边。

  家中无形地分成了两派,让我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能让我抛开这些烦恼的,就是太昊城外的一片丰收光#了。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