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二章 贸易外交_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一波潮流极速地推动了大元时装业的发展,以至“鲨鱼”开始以“预订”的方式收取其他部族送过来的猎物和粟米,并从“大元学校”请了两名教师负责记账工作。

  在服装业发展的大潮中,派遣出去的“贸易代表团”中回来了一名骑兵,要求我尽快派出建筑队和陶器匠前去支持。

  回来的这名骑兵向我报告了这一个月来代表团的工作情况:从大元出发后,五天之内,由于带了大量的陶器,贸易队前进速度都比较缓慢,大约只前进了平日3天的路程——估算下来最多300多公里——却只见到几个小型的部落,最大的还不到200人,都是以平原上的游牧部落为主。

  按我的指示,贸易代表团跟这些小部落都只是进行了象征性的接触,而没有进行贸易,但从这些部落的发展情况来看,弓箭的使用已经通过莱夷族传播了过去。由于这些地方的平原海拔比较高,跟我在苏北看到的水网交错的草原不同,河流比较少,所以鱼网的使用还没有普及。

  代表团也在前进中顺便将鱼网技术传授给了这些部落——尽管他们本来是以畜牧业为主的。

  但在第六天,代表团终于见到了一个比较大的部落,按同行的能计数的骑兵估算,人数在1600人左右。这也是在途中不断有其他小部落的族人提到的一个部落——皋陶族。

  这个族的村长——或者族长叫偃梁,他和部落长老们热情接待了大元族的代表团。

  皋陶族的位置和莱夷族有相近的地方,也是背靠一座山,族里的祭祀活动也是在山洞里进行的,但对于外族人,这个山洞是禁地。据元昊分析,族长的态度跟大元带去的龙旗有很大的关系——族长坚持要把龙旗插在他和长老们接待贵宾的大账外。

  然后当木驼很小心地将一匹马背上被藤网密密实实捆好的的陶锅取下来后,大帐篷内的所有皋陶族“领导”们都睁大了眼睛。

  第一锅炖羊肉就把帐内所有的主人都征服了,随后没等木驼开口,皋陶族的长老们就急不可耐地打听这口锅的价值——要多少头羊才可以换这口锅?海盐要怎么换?

  木驼很谦卑地只要求50头羊和足够30人容身的地盘,当然如果族长能提供必要的畜栏和帐篷的话,大元族代表团愿意无偿地提供20个碗和2个勺,还有一些盐——木青在木驼临走前肯定进行了一次强化培训。

  长老们几乎是逼着族长当场答应了木驼所有的要求,然后召集族中的人员,开始为大元族人修建一个占地10亩左右的畜栏,当然放牧的地区也作了划定,大元族人活动区域在皋陶族人的基本生活区之外——看来防人之心还是有的。

  有的长老则开始研究陶锅外面的“花纹”——大元字。但同行的两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