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96章 功可封禅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说出口,但他们心中必然是疑惑自己明明是中原人,却为何又能知道这些东西。

  果然。

  朱元璋故作不解的轻哦一声,而后随口问道:“这等高产作物,竟然也只是道听途说而来?”

  随着皇帝的开口询问,周遭地垄里的官员们,齐刷刷的侧目看了过来。

  在场都是博古通今之辈,阅遍世间典籍孤本。

  若是当真有如红薯这等东西,大明早就已经将其给寻了回来。

  朱允熥肯定的点着头:“说起来,孙儿还得感谢爷爷,洪武二十五年允了孙儿去交趾道。”

  还不等朱元璋开口,隔壁地垄中间的吏部尚书詹徽,便当即询问道:“殿下,这红薯难道和交趾道有关系?”

  朱允熥点点头又摇摇头:“红薯虽不是原产交趾道,但如今能寻得,却也是与交趾道有关。”

  詹徽面露好奇:“还请殿下为臣等开释。”

  “爷爷您是知晓交趾道再去南,岛屿众多,海岛相连的吧。”朱允熥扫过众官,面带笑容的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点头道:“南洋多岛屿,海峡相间。”

  “便是如此。”朱允熥笑道:“这些年,有颇多欧罗巴之地的海商驾船东来。海上风波不定,多有夷商船队被毁,流落南洋诸多岛屿。

  孙儿这一遭随军前往交趾道,也是偶然得了一本夷人海商的记载,方才知晓了有这些神奇作物。”

  说完之后,朱允熥迅速的扫了在场众人一眼。

  而后便又补充道:“只可惜,那记载之册年久,孙儿拿到手之后,只是翻阅一遍,就已经彻底粉碎。仓促之下,孙儿也只得记下如今那少许的悬赏之物。”

  众人听到这般解释,不由的一阵齐声轻叹,为那些定然还没有被太孙记下的东西而惋惜。

  詹徽则是沉吟片刻,皱眉轻叹道:“如此说来,倒也是我大明之幸。若那记载不被殿下发现,恐怕要不了多久也就化为尘土。如此想来,倒真的是天佑我大明,庇佑我中原之民了!”

  朱元璋则道:“所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合该是这个道理的。”

  说完之后,朱元璋伸手拍在朱允熥的肩膀上,眼中是止不住的满意:“伱做的很好。”

  朱允熥谦虚低调的颔首推辞了两句。

  这时候随行而来的官员之中,这一两年一直都低调为官的户部左侍郎郁新,忽然跨过两三道地垄,到了朱允熥眼前。

  只见郁新拱手作揖,沉声道:“敢问殿下,这红薯当真能亩产二十石吗?难道这也是殿下寻得的记载上所记?若是红薯入我中原,水土不服,亩产是否会受到影响。”

  这才是关键的问题。

  红薯的亩产到底能够达到多少。

  其实在场大多数人心中,只要但凡这红薯的亩产能够有个六七石,他们就敢鼓动着皇帝去泰山封禅。

  封禅是君王的最高荣耀和褒奖。

  可同样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