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百二十六章 宁侯,老夫还有一孙女儿……_红楼春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则可先告诉齐老太爷。”

  张大匠闻言自然再三称谢,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造船会这样吃香。

  如今他在这里干一年,顶过去做十年都不止,自然会用心去干。

  贾蔷想了想又道:“还是要多教出些徒弟出来,往后造的船只会越来越多,多到你想象不到。只眼前这些工匠,实在差的太多。张工,莫要小家子气,扫帚自珍,把手艺藏着掖着带进棺材里。本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你一个保证,带出五个好弟子,本官保你一九品,十个八品,二十个七品。正经科甲皇榜提名的进士,起步也不过是个七品。你若是能带出一百个,本官保你一家三代,世代为官。”

  ……

  白马湖上,一艘客船飘荡在。

  船内布置的比寻常高门的正堂都要奢华舒适,各种西域、西洋珍宝随处可见。

  厚厚的高山羊绒毛地毯上,设两排楠木交椅。

  正上方又有二主座并齐,贾蔷与齐太忠分坐左右,余者则坐交椅。

  “宁侯,真是好大的手笔啊!”

  落座后,宁家家主宁昌恒想起方才船匠热血冲头,一副愿为贾蔷上刀山下火海的气概,感慨不已。

  在这个时代,“官”之一字,其诱惑之大,便是对巨富而言,都无与伦比,更不要说一些匠籍之民。他们连正经科考都不许……

  果真能改匠籍为官,可就不是一代两代的事了,可想而知,那姓张的工匠会如何为之。

  贾蔷小小年纪,就有这等手段,着实让这些商贾侧目。

  贾蔷摇了摇头,这些人还完全不懂能横渡大洋的船意味着什么,道:“都是他应得的,只要忠心办事,本侯从不吝赏赐,朝廷亦是如此。”似不想说这个,毕竟事关朝廷制度,容易让人攻讦,便侧过头去问齐太忠道:“齐老,就这九家么?”

  齐太忠笑着摇头道:“他们可不是九家,背后牵扯出来的富商之族,九十家都不止。”

  贾蔷摆手道:“太多了。内务府钱庄股,在京里只分给宗室诸王和武勋亲贵,连朝臣都不卖。再者,想得这份股,也是有条件的。齐老可曾与他们说过?”

  齐太忠笑道:“宁侯交代之事,岂敢耽搁?三年后,卖光土地,这没甚么,商贾传家,虽说多有人买地,但谁也不指着这个吃饭。京里的宗室和勋臣都未有这个宽容时间,我们能有三年,已经很不错了。却不知宁侯为何厚待我等?”

  贾蔷道:“因为你们不是与国同戚之族,虽也受国恩不浅,毕竟,没有一个太平盛世,便没有你们这份家业。但你们自己未必会这样想,也是人之常情,本侯理解。所以,三年内你们看到了到手的实际利益,三年后自然会答应卖空大燕国内的地。反弹少一些,也就没那么多麻烦了。本侯再三劝朝廷里的一些人,不要轻言动屠刀。都是大燕的底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