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话题飘忽_人生一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是空姐递来的饮料,以及比火车上还难吃的飞机餐。

  人们的第一次远行,最好不要太快,因为你脱离了感受自然的机会。但也不是越慢越好,那会让你的感受支离破碎。坐火车是个很好的方式,既接地气,又不至于迷失于路边的野花。

  冬子在火车上,看各色人等,也融入了一个大杂烩的人群生活之中,感受了接地气的生活。

  “厕所堵了,列车员也不来清理一下。”有个年轻男子在车厢接头处大声感到。而列车员就是厕所对面的小屋子里。但她好像没听到一样,并没有出来。

  冬子正在思考,这个列车员的服务质量这个问题时,背后一个人却说到:“你慌啥,出门人,那讲究,马上要到大站了,你不喊,她自己会出来清理干净的。”

  一般火车到一个大站,估计就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清理作业,估计还有领导来检查,所以,列车员必须清理。这些常识,冬子也是听到周围人闲谈才知道的。

  如果把列车员服务的质量当成一种管理的话,冬子想,这种过大站必须清理并检查的方式,也是管理的一种程序。就像火车分为特快或者直快一样,数字化规范型的管理,可以从大体上规范服务质量,但保证不了细节。

  冬子回想自己当年卖羊肉串,就没有这种工业化流程管理的思维。父母亲在前期制作时,全凭经验,在烧烤时,全靠火候,这些都是可以用感观来体验的。而工业不行,得靠程序。而质量判定的方式,羊肉串是靠顾客的口碑与评价,用嘴说出来的。就像那个旅客,对服务员大喊大叫。这在工业文明中不起什么作用。起作用的,是它的管理流程。

  冬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很喜欢思考不一样的东西。

  而在这人群中,人们的谈话辽阔而散乱,更让冬子长了见识。下面录一段对话,说话都散乱地站或坐在一个车厢内,但话题的流转却完全没有规则,其变化迁移跳跃的速度之快,超过了《一个豆瓣的旅行》。

  “活人不能被尿憋死,你站在那里闻臭吗?”说话的是身后的人,但对象却是站在那厕所边上的那个年轻男子。

  当然,这话完全没逻辑,前者指的是如何解手的问题,后者指的是嗅觉,但是,听起来,却感受那么自然。

  “老子想抽烟,甩一根过来?”

  这就跳跃了,但却自然地解释了理由。并且发出了请求,很合理的样子。

  “那边睡人了吗?”

  这个问话比较突兀。但门口的年轻人却迅速地摇了摇头,此时飞过来一支烟,被年轻人立马接住了,他转身向两车厢连接处走去,放弃了厕所闻臭的形态。

  背后的人说到:“有烟时嫌我烟孬,没烟时,我这孬烟也香。”

  冬子明白,这大概是两位朋友。背后这个人平时抽的烟差些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