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93章 算计老骗子【求月票】_逆袭198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拥坐着,谈到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

  1992年,乘着南巡的春风,股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上涨。

  而王林知道的是,股市即将迎来一波重大的改革。

  上交所即将放开仅有的15只上市股票的价格限制,肯定会引发股市暴涨。由于没有涨停板限制,沪市一天之内会上涨几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股市能令人一夜暴富。

  此外,还有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也可以让人一夜暴富。

  我国资本市场刚刚起步,新股发行还处于摸索阶段。在沪深两地,出现了一种新事物——新股认购抽签表,股民通过购买抽签表,可以获得申购新股的权利。在当时,一级市场申购到的新股,在二级市场就意味着财富的成倍增值。

  为什么要发行认购证?而不是直接发行股票呢?

  这里面有个故事。

  当时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的一年多时间内,老八股在唱独角戏,且因股票供不应求,形成了粥少僧多的有价无市局面,因此市场扩容成了当务之急。

  兴业房产发行新股时,发售地的江湾体育场已出现提前2天排队的情况,而发行时差点闹出人命的混乱秩序,也同样给管理层敲响了警钟。

  面对1992年尚有10多个新股要发行的现状,当时主管股票市场的人民银行想出了一个现在看来完全能载入史册的主意,也就是先发认购证,凭认购证摇号中签认购,于是我国的股票认购证应运而生。

  资本市场一向是勇者的游戏厅,在变革的1992年更是。

  1992年的时候,股市里面的股票数量非常少,投资的人数少,投资的资产也比较小,是我国股市的起步初期,处在非常简陋的状态。

  身处申城的王林,拥有地域优势,买卖股票十分方便。

  那些身处内地的股民,当时最早交易的几只股票基本上都是本地的,他们对其他地区的股票不了解,也无从了解,几乎没有太多的信息通道去了解这些挂牌的公司,除了纸质的媒介。当时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讲,基本上没有可以利用的互联网。

  股票市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整体交易环境相对比较狭窄。大多数股民,都是在1992年才开始进入股市,这个时候,所有的开户交易、委托,甚至对股票行情的了解都只能够在券商的营业大厅里面完成。

  当时了解股票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几大证券报,另外就是通过股票收音机来获得非常有限的股票相关的信息。当时投资者的收入都还不高,很多人都是拿着多年的积蓄,两三万块钱,或者四五万块钱,一赌高低。

  1992年年初的时候,沪市发行股票认购证,30元一本,无限量发行,全年有效。凭一本认购证就可以参与全年打新,可以多次摇号抽签,可以反复中签。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