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2章 智囊团的翘翘板理论_逆袭198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股市,也离不开房市。”

  王林心想,钱老这话说得精辟!

  邓大宝道:“那你倒是说说看,股市和房市之间有什么关系?”

  钱颖道:“以我对发达国家经济市场的分析,房市和股市,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成一个翘翘板的形态。”

  这下连王林也来了兴趣,问道:“钱老,翘翘板,放在房市和股市上,要怎么理解?”

  钱颖道:“除了个别时期,像东洋经济大盘崩这样的时期啊,那没得说,百业萧条,是吧?我所说的翘翘板状态,是指正常的经济发展时期。”

  王林道:“理解。请教。”

  钱颖道:“以我对各国经济市场的分析,房市与股市其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股市与楼市一直都是对资金吸进量很大的市场,正因为资金吸引量的太大导致股市与楼市一向都是跷跷板效应,导致长期出现一个涨一个跌,一个跌一个涨的现象,其实这都是由于其中资金的流动性所导致的。”

  周伯强笑道:“翘翘板,这个词倒是很形象。”

  钱颖道:“当股市暴跌,股票市场陷入一片恐慌时侯,股市无法让投资者们产生赚钱效应,那么就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出股市,这就导致了股市的资金缺乏流动性;而这大量的资金从股市流出之后,那么这些资金去哪里了呢?当然就是流进楼市去了,这些大量流入进来资金在推动着房价的上涨的,而且股市的资金流入到了楼市也就相当于用股市的资金流动来补足楼市的资金流动了,这也就是相当于把楼市的资金进行放大。而且楼市的资金一充足,就可以促进交易买卖开始活跃起来,自然就可以让活跃的交易来带动着房价的涨高。”

  邓大宝道:“这种情况,适应于资本主义地区吧?我们国内的房子,都是分配的。”

  钱颖道:“所以我刚才提到了国内的房产政策。我们的股市刚刚成形,商品楼也开始放开了。你们看看这几年,我们申城的房价,上涨得有多么厉害?商品房的价格,中心地带都涨到6000多块钱一个平方米了。普通工人需要不吃不喝,差不多存一年的工资才能买一个平方米。”

  邓大宝道:“边界地区的房价并不高,一千多的大把多。”

  钱颖道:“其实商品房的概念,早已有之。我还记得,1980年的时候,国内就有商品房了。当时,一个普通市民要不吃不喝工作60年才能买得起一套商品房。你们可能不知道吧?在1979年到1981年,全国有60个城市推行全价售房,但结果很不理想。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约60元,猪肉约1元每斤,房价之高可以想象,这也是商品房在国内没能盛行的原因,因为大家都穷,没有人买得起高价商品房。”

  王林心想,钱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