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768章 泡沫_逆袭198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表,一个原本100多元普通的巧克力,被卖到5000元,还供不应求。

  每一个节日都成了狂欢的好时机,每一个节日情侣都需要给对方准备礼物。当时一个普通职员,月工资在1万人民币左右。如果是结婚,购买百万级以上的婚纱或礼服,飞到澳洲或者巴厘岛、斐济等旅游胜地度蜜月,一个婚礼花费30万到50万甚至更多,都很正常。全球各地度假胜地的沙滩上,躺满了各种黄皮肤黑头发的东洋人。连斐济在酒店当服务生的黑人,都学会了说日语。

  在电视或者各种杂志上,宣扬物质至上,各种五花八门的服饰、包包、化妆品等,对普通人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女高中生都学着大人们,开始想办法弄钱买名牌包包。这个趋势越来越大众化和年轻化。三宅一生等后世还在流行的品牌,就在那个时间诞生的。在酒吧里,挤满了各种老板和年轻的职员,而法国路易十三等各种洋酒,就成了他们的最爱。如果顾客点清酒,连服务员都懒得搭理你。

  深夜的东京马路上,全是喝得醉醺醺的男人和女人,出租车成了最热门的生意,不打表,漫天要价成了常态。有的人为了打车,挥舞着几百美金,站在路边拦车。很多老板为了彰显有钱,在到了目的地后,经常一沓一沓的给小费,有时银行的封条都还没拆开。据东洋媒体报道,有一次一个老板,本来只需要支付100多元的车费,结果打赏了两万多的小费。这可是在1990年,平均房价3万多。

  整个社会都洋溢着极度鼓励和崇拜物质的气氛。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年轻人想着法子来赚钱,包括身体。在东洋繁荣时代,出现了一种新的赚钱方式,也就是援助交际,人群包括家庭主妇、女大学生、女中学生。甚至开始出现还没长大的少女。

  在她们看来,出卖身体不是丢人的,但是不拥有一款新的手包,在同学和朋友圈里,就失去了最后尊严的底线。女生们聚在一起,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别人家的男朋友送的礼物”,包括一扎一扎现金,流行的进口新款奔驰或宝马汽车,各种H等字母开头的手袋。

  在当时的东洋,你想要泡妞,物质是最大的先决条件。买房没?是东京市区还是远郊的?买车没?是国产车还是欧美进口的豪车?约会是去东京最西化的六本木,还是去二世谷滑雪场?如果这些都没有,那绝对没戏。80年代和90年代的东洋房价节节攀升,东京一个城市的地价可以买下整个米国。但如果是要结婚,买房买车就成了刚性的必需。

  东京的房价因此而暴涨!

  即使这样,花钱可能也买不到。因为人多房少,怎么办呢?抽签啊,抽到谁就是谁,东洋电视台,简称日视,在一次东京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