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3章别无选择_明末之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便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你想坐好这一顶轿子,让别人抬着你行,就得让别人也都吃饱饭,朱明为何失其民心?这是因为百姓耕者无其田,居者无其屋,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又岂有不反之理?我刘家要坐天下,就必须牢记一点,想要刘氏皇朝,长治久安,子孙世代相传,就得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百姓丰衣足食,自然是天下大治。”

  静云公感叹的说道:“想不到青云兄你不读圣贤之书,却能够通悟大道,得大道者得天下。”

  刘远桥微笑的说道:“谁说某不读圣贤之书?某近年与内子经常读书,也算是进步不少,始知坐稳天下的大道理。”

  这句话,倒像一个软钉子一般,刘远桥不过一监生,水平也就在这里而已,但是刘远桥可是说,咱老婆就是衍圣公的孙女,你敢说咱们没学问不成?

  静云宫也想到这一节,所以他自罚一杯,以示就此揭过。

  刘远桥说道:“静云公,你我之间,道不同,不相为谋,在登州水城之时,各奔东西,令孤徒呼奈何,今日为何会改改弦易辙,前来济南。”

  这一点王文东他也想知道,他就知道老师跟刘远桥尿不到一个壶里,以老师刚正的为人,也不可能为了功名富贵,投靠刘家,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说服了他,让他有这么重大的改变?

  静云公悲愤感叹的说道:“沧州府杨应元公,乃吾之同期,三十年的好友,意气相投,共同扶持,应元兄早在崇祯五年,就已经致仕,在家里面怡养千年,不问世事,前些日子其子传来的书信,说已经是卧病在床久矣,在世之日屈指可数,某想及三十年之交情,便前去沧州见最后一面,谁知道抵达沧州之日,沧州杨家,已经成为了一片瓦砾,其逃出来的子孙言及,这是官府所干的好事,目的就是为了夺取杨家的财产,可怜沧州杨家,在当地扎根数百年,修桥铺路,积善无数,竟然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结局,他堂堂一官宦人家尚且如此,那些没有功名的,真不知道如何悲惨……。”

  静云公说到此处,须发戟张,十分的愤怒,举起手中的杯子,就想一饮而尽,谁知道杯早空矣。

  王文东却知道老师生气之时喝酒伤身,他又不敢不敬,只好连忙的拿了旁边的一壶果酒,倒了一杯。

  静云公一饮而尽,喟然长叹:“想不到朝廷,居然如此的狠毒,视天下万民如鱼肉,自古鱼肉百姓者,又岂会有好下场之理?”

  王文东连忙在旁边解释,他说道:“朱明朝廷,现在实行的是以战养战,就食于敌的政策,说白了他们的七十万大军,都没有粮草,就是想在咱们山东的百姓身上掠夺,朝廷早已经不把咱们山东的百姓,当成了子民,而是当成了敌人,其手段之狠辣,为人之歹毒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