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章 050:晕轮效应和涵化效应_重启200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还是个相当新潮的概念。

  而在热度高涨的水榭歌台首页,已经出现了‘我这首歌能不能签约’‘音乐公司看这里’这样的标题……

  陈钦看着这些用户自己传上来的内容,陷入了沉思。

  于是就在几天后。

  年初成立的星系软件在大半年的厚积薄发后,终于迎来高光。

  首先是一次公益活动迎来高光。

  上月在雅典奥运会夺冠后的飞人光荣回国,在申城一家媒体中心参加了一次公益捐赠活动。

  这种活动本来并不稀奇,不过如今奥运热还没退去,飞人又几乎是今年最有名的奥运选手,被人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场额外的公益活动——据说奥运之前,赞助商与飞人协议、如果他能得前三,那就出资五十万给公益项目。

  结果飞人得了第一,双方又拿出一百万——本来是赞助商要全出的,但飞人自己也出了20万。

  最后双方合出150万,捐赠希望小学,飞人和赞助商老板——竟然是个挺年轻的东北大妹子一起在镜头前咔咔照相,大家也是这才注意到这个赞助商叫什么……叫星系软件。

  这波营销看起来有点奇怪,对软件行业请名人宣传、这似乎是提供了一个反常识的例子。

  毕竟名人广告本身并不适合在网络层面的产品营销,这里有一种叫做‘晕轮效应’的传播学现象,就是说当明星给一个产品做代言的时候,大伙都会关注名人、而不是他代表的产品,看完广告后,也只会记住名人的脸,如果产品被他拿在手里尚且还有点用,但是对互联网产品就是完全不行了。

  而名人现在还不太愿意直接把脸印在贴片广告上直接当互联网引流素材,该怎么办呢。

  当然是炒作啦。

  添加上公益模因之后二次传播,晕轮效应会被涵化效应所压倒,所谓涵化效应就是关注得多了自然就记住了……现在看来相当成功,加上产品积累的口碑,星系软件仿佛一下子就进入了大众视野,不仅在那之后、就开始有电视台来采访星系软件,打听这公司的来龙去脉了。

  甚至百度腾讯、或者a8和tom这样的同行,但凡提到互联网和音乐,也会不自觉地提一句星系软件,在他们看来,这家公司确实很奇怪。

  一方面音乐方面很厉害,也不知道他们软件做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就跑到音乐这一块来了,还做了这么大生意。

  一方面是在软件方面——那些普通又免费的软件看起来有点奇怪,组合在一起、虽然像模像样,但是在欧美市场上并没有成功的先例。

  这一点让大伙觉得有点雾里看花,如今天朝几乎所有互联网产品都在欧美有成功的例子,星系软件专做这种不赚钱的东西,实在是有点不太好懂。

  不过流量入口的用途并不难懂,业内人士虽然都是一大抄,但是对于行业规律,他们当然不至于看不出门道。

  半年过去,大伙都觉得自己看懂它了,迫不及待地想在各个方面谈论一下星系软件背后的玄机,借这这个机会,星系软件出现在了越来越多财经论坛的话题当中。

  据说有大公司已经在内部立项打算内部立项了,也有投资方找各种路子与星系软件接触,打算询问对方是否有合作或者接受投资的意向了。

  而就在这些人还在琢磨上个版本的东西的时候,水榭歌台横空出世了。

  它当然是个很有趣的网站——用户自己上传视频,能上传音乐,也能上传电影。

  当然也能上传一点别的东西,比如自己拍摄的鸟与旅游录像,比如随着音乐搞怪跳舞,比如最近在玩的游戏。

  但是在水榭歌台,这一切都被‘音乐’压倒了。

  原因很简单,水榭歌台虽然没有严格限制投稿分类,也没有其他分类限制,但它可以赚钱——在逐渐铺开的广告攻势当中水榭歌台的广告语也很直白——

  ‘可以赚钱的音视平台’‘全民音乐,还能赚钱’。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