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0章 讹诈荣华 妹弟高中忧愁生_219_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妹妹选择的南京医科大学,也是响当当的名校,虽然家庭条件所限,妹妹无法去上更好的学校,可是上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嘛,所以怎么能只顾自己呢?怎么能只遵从自己的内心去选择呢?

  如此说来,这对妹妹也是一种残酷,一种折磨,一种羁绊,时代的桎梏,条件的约束,家庭的拮据,阻挡了她更进一步的步伐。

  三弟呢,他从初中时候的殷切愿望和奋斗目标就是中国人民大学,他为此一直关注着,比较着,努力着,现在总算是如愿以偿了,他选择的专业是法学专业,每年学费6500元。

  双喜临门,名牌大学,十里八乡,鼓噪一时,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讲,可以说绝对是无上的荣光啊!但是在那个风云激荡,挣钱才是王道的年代,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自然就有人羡慕,也有人诋毁,不屑,他们说,考上了又有什么用呢?你看看他们家老二,也算是上了个好大学,这不,毕业了,既没有车子坐,也没有轿子乘,还不是要跑到广东去打工啊?

  邻居们的闲言碎语,坊间的流言蜚语,给本来已经无限惆怅的父母增加了更大的压力,他们又怎么能开心的起来呢?虽然远隔千里,可是我心里清楚的很,最近的夜晚,爹娘肯定又要彻夜难眠了:一年一万多的学费,再加上一年一万多的生活费,平均到每个月就要2000多块。

  更要命的是,再过两年,四弟就要上高中了,这些要命的事都堆积到了一起,想一想,都让人压力山大啊,更何况整个家庭全部的收入来源只有几亩薄田呢?

  要是放在普通人家,估计早就被压垮了,或者干脆就放弃了,可是我爹娘这一辈子,什么苦没有吃过,什么累没有受过,从小连饭都吃不饱,可是他们始终想去改变命运,始终相信,只要舍了命去干,就不会再挨饿的,就会有希望的。他们总是说,世上只有吃不完的甜,哪里有吃不完的苦,再捱一捱,很快就会过去的。

  我六月份回去的时候,母亲就对我说过,等妹妹弟弟考上大学后,她准备就要跟着同村的人去青岛了。当时我就表示不同意,因为母亲现在几乎不识几个字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以前夜校扫盲时候学的那些字早就随着稀饭一起喝下肚子,忘的差不多了。

  再说母亲已经年近50了,去那么遥远的一个陌生的地方,到底能做什么呢?但是母亲仍然死活坚持,还振振有词,说什么东庄的谁谁谁,西庄的谁谁谁,也不认识字,人家就在青岛捡捡垃圾,收收破烂啥的,一年到头也不少挣呢。

  虽然我不同意,可是我也无能为力啊,刚刚从妹妹口中得知,母亲在点完玉米之后,已经背着简单的行囊去了青岛。虽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