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5章 报名驾照 偶遇老乡宋子昌_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打了声招呼,您好。

  他也笑了笑,操着一口半山东半普通话问我道,兄弟,你是山东的吧?

  我一愣,忙也用家乡话答道,是啊,我是台儿庄的(其实我并没有说谎,我们家离着台儿庄确实只有几里路而已),老哥,恁也是山东的?

  是啊,是啊,我老家是LY兰陵的,后来全家搬去了滨州。

  呵呵,是嘛,那咱们可真是正儿八经的老乡啊。

  是啊,老乡,我姓宋,你是201的?

  是的,我姓唐,宋老哥,您也住这里?平时没怎么见过您啊?

  呵呵呵,我是302的,不过一直没有住这里,我这不准备把房子出租嘛,房客要求配家具,我正准备去家具市场买了几件家具,准备捯饬捯饬呢。

  奥,宋老哥,您这带家具能租多少钱?

  哎呀,关外不行啊,根本租不上价钱,才800块钱一个月,不包水电,物业费。

  奥,那还可以啊。

  可以什么啊,算球了,我也就当作有人帮我供房了。

  宋老哥,那您不住这里,请住哪里啊?在哪里高就啊?

  我啊,住下沙,在下沙菜市场管理处上班。

  奥,那还是事业单位吧?

  呵呵呵,是的,是的,不过就是个职员,我也就是混口饭吃

  远在异乡为异客,乡音无改入耳亲啊,能遇见老乡当然是件很幸福的事,仅凭着那熟悉的方言就足够慰藉那颗思乡的心了,一起聊起家乡的事和物,都是那么的熟悉,悦耳,亲切,慢慢的,几乎每个月初都能看到老宋开着他小吉利来收房租,时间一久,本来对陌生人还存着的那点戒备之心,也就渐渐的烟消云散了。

  这老宋啊,1965年生人,本姓王,排行老三,在老家上完高中后没有考上大学,再想复读的话,家里供不了了,也就只有去务农了,在80年代风云激变的大环境下,青春的躁动让他坐卧不安,1983年一封来自海南文昌的电报让他看到了希望。什么电报呢?电报是谁发来的呢?

  原来这封电报是他父亲姑姑家的表哥,也就是他表叔发来的,他的这位表叔是华东野战军的南下干部,可是一直没有孩子,忽然想起了家里老表家的几个儿子,便打起了老三的主意,说希望能把老三过继给他,如果愿意的话,就去海南找他。

  这个时候的王小三正走投无路呢,当然是愿意去了,可是他父亲却死活不愿意,自己亲手养大的儿子怎么能白白的便宜了别人啊!可是王小三按捺不住了,他实在是不想把自己余生就和这贫瘠的一亩三分地绑到一起了,这样的日子他已经受够了,既然老爹不同意,那他就硬来。于是,在不久后的一个夜晚,王小三瞒着家人,悄悄的离开了家,直奔火车站,辗转到了文昌。他表叔是文昌县的副书记,看到了王小三来了,很是高兴,一个电话就在县公安局为他上了户口,改名宋子昌

  后来他表叔的一个亲戚调来了深圳,他也就跟着来了。据他说,他在下沙村二坊那里有一栋房子,诸位,是一栋房子,就是像在民乐村那样的一栋,几十间房子的那种,位置就在万科金域蓝湾旁边。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