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2章 折腾良久 落户心有千千结_我在深圳的青葱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底是有熟人好办事啊,很顺利的就把我的户口挂靠到了人才市场,虽然那不是免费的,我记得每年的管理费用好像是260元,其实在当时来说,也不算便宜啊,可是,我哪里顾得了这些啊,能用这么点钱就解决了,我谢人家来还不及呢。

  虽然挂靠到了人才中心,可那只是集体户口,没有本本,仅仅薄薄的一页纸而已,但我已经很满足了,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还对那个主任感恩戴德呢,经常还想着抽空一定要去学校拜访一下,好好的请一次人家才是。

  一转眼,来到深圳好几年了,我似乎已经忘掉了户口的问题了,在这里,拿着身份证几乎就可以通行无阻了,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适,也并没有遇到什么地方需要户口的。不过有时候,偶尔也会想起这件事来,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当,总是挂在人才中心,像个什么样子啊,当然了,现在的咱并不是心疼那几百块钱,主要是我的心里一直想做个正儿八经的城里人,这是我之前为之奋斗了十几年的理想,也是我从小到大的前进动力,所以说,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户口本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起来。

  要说这两年我对于怎么在深圳落户没有上心也不对,我也咨询了很多人,也曾经去过派出所户籍科问过,答案很简单,就是你们单位要有SZ市人才引进名额,这一下子就把我的路子给堵死了,我们又不是国企,央企,也不是事业单位,更没有为深圳的建设做出过多少的贡献,哪里会有这个名额啊。

  况且,这种情况并不是深圳所独有的,当时全国的所有大城市都持有这样的政策。哎,可悲啊,多少中国人为了一纸大城市的户口,日思夜想,甚至不惜埋没自己的理想,放弃自己的初衷。

  后来,我的一个远方亲戚家的女孩,在BJ理工大学读完了博士,她一门心思的就想能留在京城,可是她的专业不怎么热门,很难能在国企找到合适的职位,因此呢,她要想留下来的话,难度很大,怎么办呢?最后,她抓住了一个机会,到一家小学应聘做了老师,这个职位对她来说最大的诱惑,就是能解决户口问题。诸位看看啊,这样的一个博士生,国家培养了一个人才很久,是不是有些浪费啊?可是,她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既然深圳这条路走不通,那我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把户口安在彭城市内了,之前回去的时候,我曾经找了市局户籍科的朋友问了一下,他告诉我说你要想从人才中心的集体户口迁出来,也很简单,两个办法。一,就是你找一户人家,把你的户口迁到他们家里。

  什么?卧槽,这算是什么方法啊?不是和没说一样吗?再说了,我找谁去啊?我都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又不是一个小孩子,投靠到谁家里谁会乐意啊,这很有可能会牵扯到人家以后的财产问题啊,虽然咱是一点想法都没有,可是谁会愿意啊。再说了,我也没有这样的亲戚啊。

  那朋友一听乐了,说,那就只有第二个办法了,就是你赶快在市内买一套房子,大小都无所谓,只要等你办了房产证,立马就可以直接给转过去了,其实市内转户口是很方便的,到时候你把房产证拿来,我在市局直接给你操作一下就可以了

  哎,这倒是个好主意,虽然几年前对我来说不具备操作性,政策上也不允许,可是现在不同了,首先,商品房早就有了,其次,以我现在的经济实力,在彭城市区买套房子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