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1章 孙家庄筹备大学堂_水浒种地做豪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纺织厂化工厂钢铁厂各自派出教员来。

  政训系和政治短训班的教员则由裴宣选送,为了防止主观因素占太大的选人成分,孙新规定政治教员一定要由在监理会议中表现出成绩或是在护保军中有一定服役年限表现优异的政工干部里选拔。

  另外在军事学堂里还留了一个海军系,需要等孙家庄的高丽航线成熟以后再从老随手中选拔教员才能启动。工业学堂中的造船系也是同样的留而不用。

  确定了教师人选之后工作才正式开展,两边同时准备起来,一方面孙新组织教员们开始制定教材,因为许多教员的文化水平不过关,所以孙新还让乐和从已经很紧张的文秘人才之中拨了十几个去未来的学校先充当笔杆子,务必要在开学之前至少把教学大纲弄出来。

  另一方面则是要派老师到现场去根据自己的要求建立相应的校舍。

  建校社可不容易,比如农业口的学校要紧挨着实验田,还要事先预备一下排水等一系列的设施,学生宿舍也得在实验田旁边方便照顾。

  而军事学堂的校址自然要往教场集中,教学用地旁需要有各种地形方便学员们进行小规模的战术演练。

  工业口自然就是要在靠近水源的地方,甚至汤隆还申请能够在工业口的对应学堂中建设一个小型的水利车间可以到时候让学生练习制作各种机械,一个小型的铁高炉,方便学生进行铸造方面的实习。

  大家的要求都是狮子大开口,结果预算打到乐和这里直接把乐和给看懵了。

  “光是建个学堂居然要三千多贯!”孙新也是颇为意外,翻了一下大家的申请,发现其中许多钱说是没道理,还真不对,但是这支出显然超出了他的估计。

  花钱也没这么花的,在孙新的要求之下这笔经费不得不一砍再砍,召集了各个对口的领导谈了好几次话,终于是把最终学校的建设费用降低到了两千贯左右,但是每年给学校的补贴还得要有五百多贯,包括吃穿用度生活补助等等,占大头的还是各种教学用具所需要的价钱。

  资金砍到这个程度,学堂中的扫地做饭甚至一部分的教室建设都是由学生自己充当劳动力去完成,未来的大学生个个跑到工地上去打干打垒,实在已经不能再少了。

  孙新终于妥协,不得不感叹建教育果然是个费钱的活计。

  相比于学校的建设,铁匠作坊扩张就容易许多。

  现在孙家庄已经有了一批有一定识字能力和计算功底的劳动力,发出新的招工启事之后抢着进入工厂的人几乎把头都要挤破。

  这两年从孙新的监理会学堂中训练出来的学员已经超过了五百人,而且这个模式还被孙新要求在登州的各个监理会之中复制,现在孙新旗下的各监理会里十四岁以下的孩子全都至少能认识八百个字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