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五章 一张求告书_渭北上门女婿后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给家庭增加些收入,德仁利用暑假给一个中学补习班带语文,辅导学生作文。这天他上完课,信步走去,心里还想着写申请书的事儿。这时,路边围着的一群人吸引了他的视线,他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20多岁面容消瘦的男青年,愁眉苦脸,直挺挺地跪在地上,面前铺着一张白纸告示,上面写着大字标题“李XX哀哀求告,救救我的父亲”,内容大致是说: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弟妹还在上学,父亲近来上山挖药摔伤。我和父亲来到西安,可是借来的钱太少,住不进医院。我只好哀求好心人能够解囊施舍,救救父亲,我来生愿意做牛做马,报答大恩大德……

  看着这篇真诚的内心告白,德仁一阵心酸,也没有多加思索,掏出五块钱放进青年前面的鉄筒里,青年说声谢谢,给他深深地磕了一个头。围观的人注视着德仁,德仁反而觉得不好意思了,脸蛋有点发烧,返身挤出了人群。他听见有人在小声议论着:

  这小伙在骗人呢,谁知道他写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年纪轻轻的,不知道找个啥事情干干,一天凭力气还挣点钱哩。

  看他悲伤的样子,也许是真的,要不是他父亲住院急需用钱,他也不会低三下四地磕头求助。

  有钱的捐钱,不想捐钱的走人,为啥一定要说人家是骗子呢?谁头上有毛还装秃子?

  这也许是一种巧妙的讨钱办法,看那鉄筒里也有几十块钱了。要过三年饭,给个县长还不干呢。

  ……

  离开人群,德仁一阵心酸,想起当年在农村的时候,有一次身无分文,急着用钱,向一个木匠借了五块钱,晚上借的,第二天早上木匠的老婆就跑到家里来讨账,德仁窘得满脸通红,可是一时之间到哪里去出产这五块钱呢?这正像当年秦琼病倒在客店里,出不起店钱和伙食费,一急之下,把心爱的黄骠马拉到街上去卖。德仁瞅瞅家里,身无长物,哪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变卖呢?他突然想起楼上还有玉米秆粉碎的糠,这几天有些养猪的人家正需要买糠呢。他急忙上楼装了一背篓糠,秀兰正在做早饭,他招呼了一声,背着糠就向县上奔去。秀兰说,饭好了,吃了再走嘛。抬头看时,不见德仁,她急忙追了出去,德仁已经走得很远了,望着德仁的背影,秀兰心酸得流出了眼泪。当然,这些情况是秀兰后来告诉他的……

  德仁赶到县上的猪市,一背篓糠就被人七块钱买走了,他转身马不停蹄地向家里跑去。德仁气喘吁吁地走进家门,二话不说,把七块钱塞在秀兰手里,说声“快去还账”,又要上楼去装糠。秀兰焦急的:县上跑一趟,来回20里,够累的了,还要再去,你真的不要命了?

  德仁说:反正中午已经耽误了一晌工分,今天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