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2章 印刷之难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始讲着经厂里刻书的工艺。

  首先第一步就是刻字。

  经厂里,其实至今仍有雕版,那是呈御览的精品版,刻出来的字都是先经书法极佳的人写好,再由最手巧的刊字匠刻出来。

  如果是活字,那也得看是什么样的材料。经厂能用到的好木材多,木活字占得还多一点。另外,还有泥活字,那就还要先刻母模,而后往里放胶泥烧制。至于铜活字,那也是有两套的。

  若是用活字印,接下来还要拣字、制版。

  这拣字耗时耗力就不说了,拣好的字排列好时,也要保证在一板之上十分平稳、牢固。现在用的法子是先在板底放一层热了便软、压平后就能凝固的松香、蜡调制的软脂。

  等板子制好了,接下来便是上墨。

  “这油墨调制就不说了,上墨时极要熟练、小心。要匀,墨不能多也不能少。宣纸盖上后,用棕刷小心扫纸背,只见纸背也显出墨迹就要轻轻揭下宣纸。俺跟你们说,揭纸的力道也要十分巧……”

  伍二七着重说了一通这里面的技巧和难处,想显露的是他的厉害,最后洋洋得意道:“现在知道有多难了吧?想想太宗爷爷在时,那《永乐大典》花了多长时间才刻印完?俺听他们说,俺们用了一年多时间把那新字典刻印出一万册来,那已经是用了经厂、礼部、工部许多匠户,没日没夜轮班才做完的。”

  都是懂行的,虽然不懂刻印,但只听伍二七着重去讲这其中需要的巧劲、柔劲,便知这事只能靠大量熟手。

  这还能怎么快起来?熟手是最难带的。

  纸铺平后,板上活字但凡有如头发丝般细微的高低不平,印出来便会有的字印得清楚、有的字根本没着墨。

  如果太用力,纸又容易破。

  伍二七又道:“老实说,那字典还好,反正字拣好了、板子制好了,以后便只有一些字模坏了要换一换。但那报纸啊,每次文章都不一样,每次都得重新拣字制版,实在难!”

  此时此刻,宫里明报行编辑部那个小刻印房里就都是原来经厂的熟手,负责这里的大匠就跪在管他们的刻印部经理面前。

  “鲁大人,没日没夜拣字制版了。这一期,几万个活字啊。要印那么多份,非得捡出十来个版才行。十五天就出一期,这一期还勉强能交差,下一期小的们可真的扛不住。有两个拣字工,眼睛突然就看不清了。”

  “这是皇命!”

  “大人恕罪,实在要更多人手才行。”

  “陛下开恩,人手不是已经调了一些来吗?”

  “可他们不是干这行的。拣字的总有错漏,制版更不敢让他们来,就算是上墨、印刷,出来的样品也不能用。这一期还有圣谕,到时候印出去的报纸岂能有重影或没印分明的字?”

  “……抓紧时间教他们。”

  “大人,就不能先一个月才出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