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_柳溪川夏新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页

  所有建筑安静伫立,迎着来自同一个方向的光线,平时轮廓再坚硬、颜色再灰暗的外墙也罩上一层暖色调,顿时变得含情脉脉,就像在守望着什么。

  新旬家已经在这个社区住了十二年。起初在这条街的中段,住的是砖混结构的多层复式楼,在他小学五年级时移居到相隔两个区间路口的电梯房,初三时又搬进了如今的平层,面积是先前的一倍,在街的尽头。

  亲戚们只见到房子越换越大,便越发眼红。殊不知自从搬了新家,爸爸的生意就陷入困境,他总觉得是风水不好,还想抵押房屋去贷款,每次都被妈妈拦住了,这也算日常型的家庭纷争之一。

  在这个社区居住了十二年,他又经常果断地处理掉没用的东西,却至今没有长期合作的收废品大叔,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这里打工的人员流动性太大且日渐减少。

  周边房价越来越高,他们越住越远,逐渐搬往郊区就近工作。曾经熟悉的小摊贩、小店主、钟点工阿姨都远走了,但是面对这种程度的撤离,新旬的内心毫无波澜。

  理性地来看,都不过是自然规律。

  永远不变的事物,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

  眼下他绕着社区间的河堤慢跑了一大圈,街道整洁而萧条,居民们似乎都还没起床,自然是找不到收废品的,但他有种预感,再过几个小时也未必找得到。

  他闷声不响地回家,眼看着处理旧书的计划就要泡汤,然而在电梯里,他遇到了居住在五楼的那户人家――妈妈带着刚上小学的男孩,他们曾数次在电梯里、门口广场相遇,算是点头之交。

  今天点头之后,新旬突然开了口:“我有些旧书准备处理掉,要不你先去挑一挑感兴趣的?”

  男孩的妈妈立刻替他感激,“哎?快谢谢大哥哥。”她抬起头看向这个笑容阳光的高中生,“太谢谢了,你真热心。”

  热心?

  这倒让人有点尴尬了。

  这个社区十二年内没有新闻,只有疏远是一种常态,不仅对于邻里,就算是家人也是如此。随着居住的房屋变大,有时一整天家人之间都互相见不上面。比如眼下,五楼的孩子从新旬房里拖走了两个瓦楞纸箱旧书,新旬的妈妈对此一无所知,她甚至未来一个月都不会发现儿子书架上少了一排书。

  在这样的环境中谈“热心”是非常讽刺的。好在新旬的妈妈还不会对家人产生类似的误解,她很清楚自己的儿子是个多么冷漠的人,但她不使用“冷漠”这个词,母亲眼中的孩子,即使是缺点也带着柔光。

  “他这样的性格实在太好啦,遇事冷静、做事果断,比我和他爸都强。”妈妈总是对外人这样吹嘘。

  一般在这种时候,爸爸总是会出面打击,“呵呵,就他?还差得远呢!”

  而当他们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