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七章、青莲花开_大唐键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到处吹嘘,则若真是简简单单的刀格样吞口,剑镡样锏首,反倒会遭人耻笑……于是多少花了点儿心思,做成了如此形状。

  李汲对于这种形制,倒是颇为满意,心说不妨就定名唤作“青莲四棱锏”吧。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虽说相比起李白的作品来,李汲更喜爱杜甫的风格,但也不得不承认,纯论技法,貌似李白更胜一筹——姜终究还是老的辣啊——故而一见到莲花,本能地就想起了“青莲”。

  再细看锏身,只见在靠近吞口的部位,各铭刻着一行小字——其一为“京兆李二郎破蕃所用”,其二为“端州黄铁炫精炼恭奉”。

  ——原来老黄本名叫做黄铁炫啊。端州……竟然还是个广东人。

  李汲双手各执一锏,抡圆了挥舞一回,但觉轻重合宜,重心得当,颇为趁手,只是……貌似大小虽然相同,掂着份量却稍有差异啊。乃问小吏,小吏回答道:“老黄说了,这两支锏,一支重十八斤,另一支则是十七斤十四两,差了二两,便于主副手分别使用。”

  李汲大喜:“果然是名匠,考虑得周全。”从此便可右手使“破蕃所用”,左手使“精炼恭奉”。

  当即招呼青鸾,取一千钱来,交给那小吏,吩咐说赏赐老黄四百,酬谢弩坊令五百,至于剩下那一百——也不能让你白白地跑一回腿不是么?

  小吏接了钱,喜出望外,拜谢而去。

  一千钱对于普通人家而言,不算是个小数目——即便青鸾听命取出,看表情也多少有些舍不得——则给老黄五百、跑腿的小吏一百,应该都会比较满意吧;至于弩坊令,五百钱也相当于他小半个月的薪酬了。实话说,具体到一件趁手的兵器,这点儿钱花得真是不冤。

  这年月,一柄制式横刀,市价在数百钱到两千钱之间——数百钱的都是大路货,两千钱可谓利刃了,至于能被称为“宝刀”者,从来既无价也无市。而这对锏,即便算分量,仅用料便能抵得过一打横刀,虽说人工可能比横刀要俭省些,但……这年月物资相对匮乏,唯有人力不值钱啊。

  当然啦,此物属于私下馈赠,老黄不会自己掏腰包,必然用的公家铁锭,相信弩坊令有一百种方法能把账给做平喽,即便李汲一文不与,他们也不敢说什么。但李汲实在爱这对锏,若不有所赏赐、酬谢,总感觉使起来都面上无光,心底发虚。

  即命青鸾用青色丝线编成绳索,系在双锏锏首上,左右挂在腰间,行走几步,倒无妨碍,但估计不能疾跑——却也无妨,真到需要疾跑的时候,多半是遇敌了,他自然会先将双锏握持在手中。

  于是第二天上班,李汲也不挂横刀了,直接悬着这对“青莲四棱锏”,大摇大摆,步入禁中。守宫的将士见了,无不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