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章 没有粮食只有刀,逼着你去当强盗_明末吕布:拯救天下从认爹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去市面上无论如何也没法挣钱养活自己。干脆就跑李布那去得了,天天吃杂粮饼子,反正饿不着。

  一个政策之下不可能对所有人收益,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这样的。这也是无奈,李布只能尽量降低由此带来的影响。

  不过,在有充足囤粮之下,李布根本不担心自己的地盘上会闹事。凡是他军队里的将士,部分军饷以粮食形式发放,粮价则按去年的折算。

  李布相信只要抓牢军队的心,以及别出现活不下去快饿死的人,其余的人顶多就是发发牢骚。我还能怕你们这些穿鞋的?

  当然,雷霆手段也是要的。比如:但凡有军队参与倒卖粮食赚钱的一律砍头。巨额利润之下,难免有军校忍不住诱惑。不过搞粮食倒卖的幕后操盘者就是张家,等同于是李布自己,因而他自己军中谁参与了,一查一个准,都不带冤枉的。

  对于将自家少量粮食拿出去贩卖的将士,李布则小惩大诫,视情节次数不同而惩罚力度也不同。不过呢,这种小打小闹很难抓,且规模也不大。李布也就没花多少心思去管。

  这一阵粮食恐慌朝从四川和山东发酵,很快就蔓延到了全国各地,连带着各地的粮价也跟着猛涨。

  如史可法这样的忠臣,自然是会大力打压粮价。可是经济规律是打压不住的,只要粮食运到四川和山东能卖高价,那其余各地的粮食就会源源不断涌入这里。

  而随着这股粮食恐慌蔓延开来的,更加可怕的不是粮食囤积,而是民众的信心没了。

  因为从四川和山东弥漫开来了一种说法--神仙下凡说来年要饥荒。

  这种说法配合粮价高启之下,素来信奉鬼神一说的古时民众没法不信。于是好多乡民干脆手里捂着粮食不卖了,因为明末好多地方的乡民们那是真的饿过的。卖儿鬻女易子而食,好多人都瞧见过。如今粮价再高,可和荒年比起来仍旧是小巫见大巫。

  荒年之时,一个黄花闺女也不过就是几升面粉。

  因而,在经历初期的大量粮食涌入四川和山东后,渐渐地各地无粮再卖了。因为民众不肯卖了,供给端出问题了。

  想把粮价控制在一个高位而不花费海量金钱,光靠经济规律是不够的。因为李布和张家总不能把全国各地,无穷无尽涌过来的粮食全买了。那样的话天量的钱都不够亏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只能是从人心下手,再搭配经济规律,双管齐下。用经济规律引起恐慌,随后用怪力乱神来解释这种恐慌。然后把占供给侧最大比重的全国乡民们吓到不敢卖。

  如此一来,就只需要在初期砸一笔钱造势就行了,而不需要无穷无尽地往里面投入。

  同时,前期在各地完成大量囤粮建仓的张家等一众商贾,则开始在粮价高位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