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买机器、开厂子_重生之互联网致富手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哥过来了,给你留了字条,让你回头去找他。

  赵德彬看了看字条,确实是陈武军的笔迹,没想到陈武军这么快就从海右来到申沪了。

  从十一月份以来,陈武军已经跑了三趟申沪了。

  这趟过来,是第三趟,也是最后一趟。

  等回去后,今年苹果生意差不多就结束了,陈武军也就不往外跑了,可以安心等着过年了。

  赵德彬思前想后,觉得陈武军是他最后的希望。

  要是他能从陈武军那里借到三万块钱,他就能买到机器,这也是在二十几天内凑到四万元的唯一方法。不过,他也没抱多大希望。

  陈武军是有钱,可三万块钱实在不是笔小数目,他不确定陈武军能不能拿出这么多钱,更不确定陈武军愿不愿意把这么多钱借给他。

  毕竟,陈武军是他上辈子的大舅哥,还是前任大舅哥,又不是他这辈子的大舅哥,他和陈武军的交情也没比天高似海深,他实在没什么信心让陈武军慷慨相助。

  不过,赵德彬还是决定明天去找陈武军试试。

  虽然开口跟人家借钱很难为情,但是想到重新寻找代工厂那一系列的麻烦事,以及买到机器后能节省下来的成本,赵德彬愿意厚脸皮一次。

  第二天上午,赵德彬独自来到了陈武军所住的招待所。

  赵德彬来得正巧,他过来的时候,陈武军正想出门去批发服装。

  看见赵德彬,陈武军第一句话就是:德彬,你真是有能耐的呀!我之前批发回去的服装,在平海市里可好卖了!

  然后,陈武军眉飞色舞地介绍说,那些带回去的服装配饰,由陈家嫂子和陈家的大妹二妹一起在平海市里摆摊售卖。

  出乎陈家所有人的预料,那些东西特别好卖,尤其是健美裤,简直到了供不应求的程度。

  陈家嫂子还发动了她的娘家人,帮忙一起摆摊。

  他这回出来的时候,上两趟带回去的东西都快卖完了。

  今年是二月十七号过年,在过年前这段时间,是妥妥的销售旺季。

  而且海右要比申沪冷很多,零下几度是常有的事,陈武军这次过来,要批发更多的保暖衣裤回去。

  赵德彬听后很是高兴,他对陈武军建议道:陈哥,你去找找‘羽绒服’或者‘面包服’这种衣服,应该要比棉衣更好卖。这东西现在应该有,但是市面上不是很多,要仔细找找。

  陈武军立刻掏出小本子记下赵德彬的建议,他现在对赵德彬是打心眼里佩服,认为赵德彬是商业奇才,是他陈家的福星。

  眼见着陈武军的情绪高涨,赵德彬瞅准时机,本着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精神,直接提出了借三万块钱的请求。

  等赵德彬说出想借三万之时,陈武军怀疑自己听错了,他错愕地问道:多少?

  三万。赵德彬两辈子加起来都没借过几回钱,此时,他实在是觉得这话烫嘴,可又不得不说。

  陈武军倒吸一口冷气:你要这么多钱干啥?

  1987年的三万块钱,大概相当于2022年的一百万,陈武军实在是想象不出,一个十六岁的孩子,为什么需要这么一大笔钱,这怎么能不让他震惊。

  赵德彬只能硬着头皮,仔细跟陈武军讲了要用四万块钱买机器自己开厂子这件事,并且还仔细分析了一波溜溜球的盈利前景。

  陈武军仔细听着,连点燃的烟烧到烟屁股都没有察觉,经赵德彬的提醒,才没烫着手。

  等赵德彬说完,陈武军又点燃一根华子,吸了一大口,说道:哥挺想帮你,但是现在我手上没那么多钱啊。

  赵德彬心里咯噔一下,知道买机器这事是不成了,但他同时也松了口气,心说不用借钱也挺好的。

  哪知,陈武军下一句话,又让赵德彬的心高高悬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