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1章 两仪微尘现,诸子百家鸣_成道从封神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气息与法力波动,随后以乾坤图将自身包裹,暂时从阵法的空间中隔绝开来。

  这样也只能暂时不受大阵运转的影响,可是要脱困而出,却是不能。

  他只能静下心来,仔细研究阵法,以期能够窥破一些玄奥,得以破阵而出。

  不过显然这不是一个短时间可以完成的事情,若是阵法如此好破,也就不足以镇压大罗。

  正当杨拓仔细研究这两仪微尘大阵之时,东边的齐国,随着诸子百家的齐聚,声势越发浩大。

  这一日,齐国将稷下学宫布置的十分隆重,百家之人全都聚集在广场之上。

  其人虽众,却各有其座,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絮,秩序井然。

  却是齐王搭下擂台,让天下诸子上台一较高下。这当然不是擂台比武,不过却有些像后世的辩论大赛。

  诸子都要去擂台之上,阐述自家的观点,驳斥他人的言论。在言语的交锋与思想的碰撞之中,完成最后的升华。

  此时,齐国天气晴朗,云淡风轻,阳光撒向大地,穿过树荫,落在大地之上,显示出点点斑驳,一片祥和。

  完全看不出,一会擂台之上将要以言语,分出个高低胜负。言语虽比不得刀兵,可是道不同,路相左,比之寻常之仇,更烈三分。

  此时,场中人山人海,高朋满座,却不显得杂乱,而是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在鼓声三响之后,由学宫的宫主宣布了大会的开始,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领导讲话,我来说两点。

  宫主宣布大会开始之后,自有学派的代表上台,阐述自家的理论。

  天下诸子,百家学派,说多不多,说少也是不少。

  正所谓理不辨不明,诸子百家想要辨得分明,显然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

  首先上台的不过是一个末流的小学派,他们的思想或有奇特之处,不过既然属于末流,显然其弊端也是不小。

  大会就在阐述,讲解,争论,等诸般过程之中,愈演愈烈,逐渐的进入到正规之中。

  而人族的气运,也在不断的汇聚而来。它们翻滚、涌动,在稷下学宫之上形成了一片气运祥云。

  每当有精彩的言论,新奇的观点,亦或是震人发聩、于人族有益的观点产生之时,就会有无形的文字,携带着思想落入气运祥云之中。

  直到墨家的墨子上台之时,气运已成鼎沸之势,犹如鼎中之水,欲要升腾而出。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襟三江而带五湖。”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

  “言不信者,行不果。”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偏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

  墨子的思想随着言语飘荡而出,在广场之上回荡。其中蕴含的道,却深入人的心中,飘入人族气运之中。

  墨子上台,好似一根导火索,点燃了诸子的热情。众人纷纷上台阐述自家思想,布道于众生。

  先后有阴阳家邹衍、纵横家鬼谷子、名家邓析、兵家孙武、杂家吕不韦等诸子阐述。

  就连许行与扁鹊,也分别代表农家与医家,上台阐述了自家的思想。

  而法家则是由管仲出面,道家老子未至,不过也有庄子作为代表。

  至于儒家的孔子,则是最后上台。

  当孔子上台之后,先朝四方行礼,以敬人族先贤。又朝台下行礼,以谢诸子之言。

  如孔子一般,也能在诸子的言语中有所领悟,与自身的“道”相印证,大有收获。

  孔子行礼之后,方才郑重的开口说道:“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