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5章 继承者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不断上升,李胤继位,秦琼是国丈,自然就升为亚圣,等到外孙李贤继位,因为是秦琼孙子拥立他继位,自然就把秦琼尊为武圣,直接与姜太公并列。

  秦琅这个岳父也因此被尊为亚圣。

  其实论战绩甚至是兵法著作成就,当然是秦琅比秦琼更厉害,但大唐以孝治天下,所以还活着的秦琅肯定得让着死去的秦琼的。

  对这些,其实秦琅不以为意。

  当年是他最早给秦琼造神的,目的也是为了秦家。如今秦琼被一步步推到了武圣、帝君的神位上,对秦家自然是有利的。

  至于秦琅自己入不入武庙,成不成亚圣,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假如秦琅哪天翻车了,落的跟长孙无忌一个下场,那就算他现在成了武圣帝君,也会被朝廷清算,从武庙里被扔出去。

  李贤虽看着是个老实孩子,但他现在已经是皇帝,改名叫李曌了。

  哪怕现在还是个老实孩子,但当了皇帝就注定不会平凡,五年十年,也许变化不大,但十年二十年呢?

  权力是不可共享的,李胤可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长孙无忌当初不也是李胤的亲娘舅,长孙不也想着给外甥皇帝当家,免的他太年轻把握不住。

  结果呢,长孙无忌被李胤搞的家破人亡,要不是秦琅帮忙收留了些长孙家的族人,长孙家那些被流放岭南的族人都可能死差不多了。一个驿丞,就能轻易的弄死一堆长流人。

  居安思危。

  不是秦琅信不过李曌,而是这玩意到了最后必然会到那种局面的。

  要么是李曌跟李胤一样反目成仇来清算他,要么就是哪一天他秦琅被迫成了曹操、司马懿,又或是王莽和霍光。

  可秦琅既不想当曹操和司马懿,也不想当霍光和王莽。

  宴会搞的很热闹,大唐天子跟公卿大臣,藩酋外使们也拉近了许多距离,更别说还向四夷外邦们展示了大唐的富贵强盛。

  秦太师自然也成了夜宴中最为引人关注的一部份,许多人都以为,今后大唐朝廷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是秦太师爷俩当朝执政了,毕竟天子还太年轻,既无经验又无威望嘛。

  宴会结束。

  秦琅叫上儿子秦俊一起坐马车回去。

  昨天也没机会跟秦俊细谈。

  “大郎,执掌朝政的感觉如何?”

  秦俊笑笑,“儿子只是挂了个名而已。”

  皇帝继位之前,他一直在宫中带兵宿卫,所以政事堂也好枢密院也罢,都没去过,两府重大事务虽也都会过来请示他,尤其是政事堂那里,重大决策还要请他执政事笔签字和加盖中书门下之印。

  崔敦礼回来任翰林院大学士前,内制也都是由学士草拟然后请他誊抄签字盖印。

  登基大典后,宫禁宿卫等都恢复制度,秦俊也不再带兵宿卫宫中,但他也没有怎么过多揽权。

  不管是东西两府的事务,还是翰林院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