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71章 清理门户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就有许多人对秦家有异议,要是这样搞,就更容易被人反对。

  “其实南赡岛现在虽然荒凉,可却是块宝地,比眼前的棉岛更过千百倍的,既然秦伦不珍惜,那我便收回吧。”

  “三郎在担心什么?”

  张超问,他跟着秦琅也几十年了,当年从他的侍从做起,渐渐成长为秦琅手底下的重要家臣,甚至也曾做过吕宋的内阁学士,主持过吕宋的内政。

  秦琅和他都年轻大了,但秦琅绝没糊涂。

  他对秦伦不肯回来反应这么大,肯定有什么更深层次的担忧。

  “文远,高处不胜寒啊,秦家到了如今这个境地,看似表面风光无限,其实却也是如履薄冰,每一步也都是很危险的,走错任务一步,满盘皆输。”

  “自开元朝末年以来,我们秦家就一直如同是在悬崖上走钢丝绳,在鸡蛋上跳舞。风光的背后,是暗伏的危机,有多少人是想看到秦家倒下的?很多,很多。”

  “秦家能够走到今天,除了几代人的功绩,尤其是屡次能在关键时候站好对,建立定策拥立之功最为关键,但是除了特殊的功勋外,我们秦家能够一直屹立不倒,更关键的还在于我们知进退。”

  从大唐高祖太原起兵以来,立过功勋的大臣还少吗?但一路走来,倒下的更多,有几个能够一直不倒的。

  唐初的刘文静,是第一个倒下的开国功臣、宰相,然后贞观初的裴寂,武德朝第一重臣宰相。

  再后来被李世民亲自弄死的侯君集、张亮、李君羡等,可都是当年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西府心腹大将。

  开元朝对李承乾有拥立辅佐之功的长孙无忌、高士廉、褚遂良等一干元老,曾经也风光赫赫,可倒下的时候,又岂有完卵。

  说到底,不管是开国之功还是定策拥立之功,都只能换来一时的荣耀风光,可想要维持下去,这些可不够。

  那些被李家皇帝杀掉的功勋大臣,谁家没有一两面免死金券呢,但谁有的金券又起过作用?

  所以关键的不是立的功大,而是懂进退。

  “当你进入政事堂,尤其是当你有朝一日,有机会坐上了首相之位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你面临的考验有多大!”

  “这几十年来,你知道有多少人对我劝进吗?有多少人想让我谋朝篡位甚至是直接起兵造反吗?”

  “这里面固有一些不怀好心的歹人,但也有不少是一起并肩奋斗过的老兄弟,甚至有自家子弟!”

  “甚至我曾经都也暗暗想过这些事情。”

  “我阿爷当年被圣祖拜为宰相后,主动辞相,请归藩地,就是因为他知道,其实以能力甚至以军功而论,他并不是合格的宰相人选,当时的李靖李绩等许多大将,其实功绩甚至资历都在我父亲之上,皇帝要拜他为相,不过是因为他是皇帝潜邸时的心腹大将而已。”

  “后来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