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2章 幕后操手?(第三更)_我在大明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的农民,前年天子亲自去延安赈灾,这每年朝廷都给咱们粮食,而且还发动老百姓到处兴修水渠,现在延安有一些粮食了。”

  “这不咱们听说天子北上亲征,大同镇缺粮,天子呼吁地方捐粮食,咱们自己就来了。”

  “前年若是没有天子,咱们家都活活饿死了,天子的话,咱们得听!”

  其他人也跟着说起来:“是啊是啊!咱们虽然是小老百姓,但是也能出点力气……”

  他们指的是,前年张凡带着人去陕西赈灾的事。

  崇祯眼眶竟然有些湿润起来。

  这就是民望,这就是朝廷的声音。

  这几年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朝廷的声誉在民间正在越来越好,皇帝的民望在民间也在水涨船高。

  有朝一日,迟早会振臂一呼,大明两万万民众齐心协力,到时候,大明才是真正的强盛国家,才能去星辰大海上,与诸国争霸。

  “老丈,辛苦了,大同城便在前面,送完快回去吧,这大冬天的。”

  “军爷,放心,咱们不麻烦别人的,都给自己留了口粮。”

  “好,你们自己小心。”说完,崇祯便带着人匆匆离去。

  走了很远,他转身已经只能看见那边模糊的小黑点。

  中国的农民大多是比较憨厚的,懂得报恩。

  三天之后,崇祯抵达了真定府。

  一路上,听到不少人在议论真定府知府曹程的事。

  就是上一次,10万石粮食被扣下来那件事。

  后来的事情过程是这样的。

  耿如杞持尚方宝剑,以五省总督的名义,将曹程给强行办了。

  所谓的强行办了可不是睡了,是强行罢免了。

  双方闹得很大的矛盾。

  因为在曹程的心中,耿如杞丫的就是山西巡抚,一个山西巡抚,跨界到北直隶办知府了,胆子也太肥了。

  而且曹程是谁的人?

  他是次辅钱龙锡的人,人家上面是有大佬罩着的。

  耿如杞来了这么一遭,呵呵,现在朝堂上都喷得不可开交了。

  为啥?

  因为这次在后端统筹粮食到山西的是孙承宗,孙承宗倒是让下面的人全力在配合耿如杞。

  而耿如杞现在把曹程弄了,自然在朝堂上,这笔账就要算在孙承宗身上。

  就最近十几天,几乎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人在骂咱们的孙老爷子。

  怎么骂呢?

  人家曹程是为了真定府的老百姓才扣了粮食,即便违反了朝廷的规则,也情有可原,大不了批评一顿,罢官纯粹就是某人跋扈专权。

  而曹程现在虽然被罢了官,在官场上的声望那真的是要上天了。

  不仅北京城在争论这件事,真定府的老百姓也在为曹知府打抱不平,纷纷痛斥耿如杞是个恶官。

  有不少老百姓都在担心,这粮食会不会被收回去。

  不过呢。

  在崇祯刚到真定府的那一天,朝廷的旨意也到了。

  说得是清清楚楚,10万石粮食是给大同镇赈灾用的,但是因为真定府也出现了粮食紧缺,所以天子仁德,额外批了十万石,拨给真定府。

  这倒是给真定府吃了颗定心丸。

  路过前面的甲里的时候,崇祯停下来,他带着大约二十几个人,顺道打算过去探查一下民情,看粮食是不是都到了老百姓手中。

  到了倒也是情有可原,毕竟今年格外的冷。

  正在下着小雪,世界是一片洁白。

  前面是新农政的指挥所,倒是布置得不错。

  只不过大冬天的,田肯定是种不了了,指挥所的指挥使这个时候都回京师,在农学院静修。

  崇祯进了甲里后,就看见一群人提着木头棒子和铁棍,也走了进去。

  前面还传来了声音:“大爷,这些粮食是官府发给我们过冬的,不卖,卖了咱们就没吃的了。”

  “你当真不卖?你知不知道我们是王少爷的人,你不卖,后果可是很严重的,想清楚了,老东西!”

  。中文阅读网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