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7 朕很喜欢_大唐风流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李二身后,即便只能从镜子李二的身影背后露出自己的些许容貌,也让一众朝堂大佬看得如痴如醉。

  不怪李二与这些大佬们如此失态,实在是李忘忧献上的铜镜太过于惊人。

  与后世穿衣镜的清晰度,几乎没有区别,如此夸张的铜镜,众人哪里见过?

  银色的镜面,清晰的倒影出每个人的容貌,甚至能洞察秋毫,连每个人脸上的毛孔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这面铜镜,自然是李忘忧用后世方法做出的来的。

  李忘忧说自己要造镜子献给李二时,美女上司还对他的异想天开嗤之以鼻。

  原因很简单,没有玻璃。

  在美女上司的认知,制作后世那般清晰可见的镜子,就必须有玻璃才行。

  但其实制作镜子,并不一定需要玻璃这种东西。

  后世之所以镜子都用玻璃,其实主要是因为用玻璃成本最便宜罢了。

  镜子成像的原理很简单,表面光滑,具反射光线能力的物品折射光线,利用的是光线的反射原理成像。

  而玻璃本身并不具有反射光线的能力,玻璃只有透光性。

  所以决定镜子是否清晰、能否成像,与用不用玻璃并没有关系。

  使用玻璃,一是因为便宜,二是因为玻璃的平整度,容易镀膜形成镜面,三是因为玻璃本身能够保护镜面。

  后世一般的镜子,是在玻璃的反面增加一层反射光线的镀膜。其实我们看到的镜面,是那层镀膜反射的光线,而非玻璃本身。

  所以,同样的原理,李忘忧只需要将镀膜,镀在铜镜上,也是一样的效果。

  早期的镜子,就是在玻璃上覆上一层锡箔,然后倒上水银。水银会溶解锡箔,形成锡汞齐。而锡汞齐便会附着在玻璃上,形成镜面。最后再镜子背后,刷上一层红漆保护镜面就行了。

  李忘忧小时候,家里的镜子背面都有红漆,就是这个方法制作的。

  而他献给李二的这面铜镜,也是如此。

  不同的是他没有用锡箔,而是用了银。

  水银溶解了银,形成了银汞齐,在将银汞齐镀在平整的铜镜表面,便形成了亮闪闪的银色镜面。

  之所以用银,当然是因为银汞齐更亮,反射率更好。而后世用锡的原因,那就更简单了,便宜……

  若是用银来造镜子,恐怕能用得起的人就不多了。

  但李忘忧又不缺钱,自然是怎么好怎么来,铸造了那么一面-->>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