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章刘凡运粮走乡里_汉末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造反的时候待遇都好,最关键的是不用拼命,也不用到处留骂名。

  次日,刘凡带领数十名亲卫和一千多人的黄巾运粮队伍来到阳翟东边颍水边一个乡里。

  颍川郡内有三条大河贯穿,分别是颍川郡最北部的洧水,中部的颍水和南部的汝水。这三条大河都属于淮河的支脉,颍川郡大部分的县城都是在这三条河流两岸建立,长社在洧水以南,阳翟在颍水靠北一点。

  在汉朝,县内的官职除了县令和县丞以外,其他的都不叫官,而是称吏。

  县下设乡,选德高望重的为三老,郡内派有秩管理;乡下设亭,由亭长管理;亭下设里,有里正。

  总而言之,就是积里为亭,积亭为乡。以县统乡,以乡统里。

  刘凡来到的这个地方叫做花石乡,这个地方田地已经被糟蹋的不成样子了,也有些地有庄稼,但杂草比庄稼还深。蛾贼遍地,百姓根本不敢出门。

  黄巾之乱已经持续了三个月,有些过不下去的人加入黄巾,有些人逃往外地,也有些人待在家里足不出户,即便是这样也难逃黄巾的劫掠。

  花石乡原本也有一千多户人家,现在只剩下五百余户。

  刘凡来到颍上亭,百姓们看到刘凡带着这么大的阵势,吓得皆不敢出门。

  他们之所以没有逃跑,是因为刘凡早已令投降的黄巾军,把头上的黄色头巾摘掉了。再加上打头的这些人穿的都是官兵的战甲。

  刘凡无奈之下,敲响一家百姓大门。好一会,一名须发皓白的老者步履蹒跚的走过来把门打开。

  “拜见官老爷!”民惧官,自古如此,老者就欲对刘凡下拜。

  刘凡伸手扶住老者,反过来一礼,拜道:“拜见长者。”

  老者惊诧,不明所以?

  如此有气度的少年将军为何向我下拜?我只是半截身子埋在土里的平民百姓。

  “走了半天了,讨口水喝。”刘凡又说道。

  “请!”老者回话。

  然后转身向房屋内走去。

  刘凡看到老者一步一摇,步履维艰。赶紧上前扶住。

  老者身形一颤,继续往屋里走。并请刘凡进屋休息。

  刘凡发现屋内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

  他们衣服陈旧破烂,面色菜黄,营养不良。

  他们看到刘凡以后,蹲在角落依偎在一起,很害怕。

  老者请刘凡坐在,去倒了一碗水,端到刘凡面前。

  刘凡接过碗,一饮而尽。

  “长者是否知晓颍川的黄巾军已经被平定?”刘凡喝完水,对老者问道。

  “什么?蛾贼已经平定了?”老者惊喜的道。

  下一秒,老泪在满脸皱纹间纵横。

  “儿啊!你可以安息了。”

  “难道令子死于黄巾之手?”刘凡对老者问道。

  “吾儿乃当地颍上亭长,因为是小吏,被蛾贼杀害,连儿媳也未能幸免。蛾贼把家里大部分粮食都抢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