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73章 高考通知正式下达_妙手医妻:穿成六零年代炮灰作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根本没给周璇孝敬他们的机会,这次可好了,借着几个孩子受伤的筏子,可以将二老留下来住一段时间。

  在他们离开农场的那天,随着刊登在报纸上的头版头条消息。

  恢复高考这话题,像一滴水滴在热油上瞬间炸开。

  同时牛棚里被下放的老师,也陆续被人接回去了。

  全国的院校都得重启,急缺师资力量,可不得把这些曾经,分散到各地的教育界人士招回来。

  遗憾的是,此难时间太长,能坚守至今的只怕剩下半数。

  这也是为何周璇一再强调,让大哥他们报考师范的原因。

  未来十年里,师范学院招生都会比较宽松,目的就是迅速补足缺失的师资力量。

  获得高考消息的人中,最欣喜若狂的该数那些知青了。

  这就代表他们有了回城,知识改变命运的方法。

  全国各地点都炸锅了,纷纷到处奔走买复习课本和资料。

  或许需求的人太多,那套最有参考价值的“数理化丛书”,竟然在半个小时内就被扫购一空。

  梁建设和赵丽垂头丧气地推着自行车回到知青点,却听到里面传来欢喜的说话声。

  “咱还真的应该感谢周孝礼同志,现在复习书本可是一书难求的,估计队长他们今天去镇上,买不买得到书还两说。”

  夫妻俩惊喜的对视一眼,赶紧进去看看。

  得知周孝礼和赵为民,给每个知青点送来一套,数理化丛书和其他复习资料。

  两人简直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对周家人更是打心眼里感激了。

  就这样一套书数十个人分着看,更有积极的将书一字不落的抄了下来,至少大家终于弄到复习资料。

  工都不去上了,废寝忘食的开始学习。

  宋敬梁在初听到高考的消息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除了那些本来学习成绩就不好,没信心参加高考的知青,其他人肯定再没心情劳作。

  再加上下放人陆续平反离开,缺人手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开了会商量后,宋敬梁把主意打到那些初中毕业生身上。

  也不是所有学生都具备往上考的能力,混个文凭就出来的

  但是工厂招生有限,这些初中差生毕业即失业,会落得个无工作尴尬境地。

  于是他们找到附近几个镇乃至县里的几所中学,询问他们要不要加入农场。

  没错,是加入而不是聘请。

  现在这环境还不可以雇佣别人做事,可农场说到底还是国营的。

  只要学生把户口迁移过来,就可以不违规情况下在这里工作。

  丰泽农场隶属镇政府,直接管辖的国营农场,近十年来的收益很可观。

  很得镇政府的重视,这是经过上头批准也是合乎法规的。

  宋敬想趁自己调离之前,尽快把这里的人手安排妥当,不会给接手的周孝仁留下烂摊子。

  当初宋敬梁夫妻俩是听从父亲的安排,来这里躲麻烦的。

  如今形势已经明朗,他也要离开去往更有前景的地方工作。

  宋敬梁在这丰泽农场待了这么久,将农场经营从最初的简易版,升级到如今一年的收益,堪比整个镇半年的收入,可谓成就感满满。

  宋敬梁在这里奋斗了这么多年,如今要离开十分舍不得,就想将一切都安排得尽善尽美。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