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全忠名不副实_中国历史故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唐朝末年那段动荡的岁月里,政治黑暗,百姓困苦,黄巢起义成为民众积压已久的愤怒与不满的爆发点。起义军中,一个名叫朱温的安徽籍战士以其过人的勇猛和出色的表现,迅速崭露头角。

  朱温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家族世代以教书为业。然而,命运多舛,朱温早年丧父,为了生计,他与母亲王氏相依为命,甚至沦落到为别人做佣人的地步。尽管如此,朱温却天生孔武有力,长大后更是力大无穷。然而,他年轻时的游手好闲,让周围人对他的评价并不高。

  当黄巢起义的烽火燃遍大江南北时,唐僖宗这位昏庸无能的皇帝,整日沉迷于斗鸡和打球等享乐之中,对国家的危机视而不见。起义军的胜利顺应了民意,也为朱温提供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他加入了起义军,凭借出色的表现,很快就被提拔为将军。

  在起义军的南征北战中,朱温立下赫赫战功,深受黄巢的器重。然而,随着起义军内部矛盾的加剧和腐败的滋生,朱温逐渐对黄巢产生了失望。在攻打河中的过程中,由于兵力不足,朱温接连失利。为了逃避上级的惩处,他选择了叛变。

  在谋士谢瞳的怂恿下,朱温最终决定率部归降唐朝的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唐僖宗得知这一消息后,大喜过望,立即册封朱温为右金吾大将军,并赐名“全忠”。至此,朱温完成了自己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重大转折。

  随后,朱温奉命攻打起义军,与李克用联合击败了起义军的主力。然而,在胜利后的庆功宴上,李克用酒后对朱温出言不逊。朱温虽然当时没有发作,但事后却派人纵火焚烧了李克用的驿馆,导致李克用数百名手下丧命。这场大火让两人结下了不解之仇。

  在黄巢起义失败后,唐朝中央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作为宣武节度使的朱温,手握重兵,成为一方霸主。公元901年,宦官韩全诲软禁了唐昭宗。朱温在宰相崔胤的邀请下,率兵勤王,成功解救了唐昭宗。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反而将昭宗变为自己的傀儡,诛杀了数百名宦官。公元904年,他更是诛杀了崔胤,威逼昭宗迁都洛阳,并在不久后派人将昭宗杀害。昭宗死后,朱温拥立他的儿子为帝,即唐哀宗。

  然而,权力的欲望并没有让朱温停下脚步。第二年,他制造了震惊朝野的“白马之祸”,将包括宰相裴枢在内的三十几名大臣残忍杀害。

  公元907年,唐朝的最后一丝余晖熄灭,朱温废黜了唐哀宗,自立为帝,宣告了后梁的建立,他也被后人尊称为后梁太祖。这一举动标志着唐朝的正式终结,同时也揭开了混乱不堪的五代十国时代的序幕。而朱温,这位曾经誓言对唐朝“完全忠心”的人,最终却亲手埋葬了大唐的辉煌。

  朱温能够成功登上帝位,背后离不开他结发妻子张氏的默默付出和忠诚辅佐。张氏与朱温携手共度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她的智慧和忠告常常让朱温受益匪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张氏还深深叮嘱丈夫要“戒杀远色”,劝他不要滥杀无辜,也不要沉溺于酒色之中。然而,遗憾的是,朱温并未能牢记贤妻的嘱托。

  张氏离世后,朱温的行为愈发放纵。他不再约束自己的欲望,变得荒淫无度,甚至与儿媳妇和大臣的妻子私通,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非议和不满。同时,他的凶残本性也逐渐暴露无遗,经常滥杀无辜,使得朝野内外人心惶惶。

  然而,权力终究是一把双刃剑。在称帝仅六年之后,朱温便因病重卧倒在床。此时,他的第三个儿子朱友珪看到了机会,决定发动宫廷政变,夺取皇位。在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斗争中,朱友珪成功地将亲生父亲朱温杀害,并随后登基为后梁的第二位皇帝。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