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章 南人 北人_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般来说会试是礼部负责,评卷自然也是有翰林充当。考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手续与乡试一样。

  至于会试中榜的人数,皇帝可能定下数字。但是关于名次等等,皇帝一般不会多管,最多那些考官们评选出前十的文章送给皇帝御览。甚至就算是前十的试卷,皇帝都未必愿意看。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皇太孙朱允熥直接让人送来前十的文章。

  梅殷好歹也是曾经的山东勋贵,虽然身上有着外戚、勋贵的血统,可是也是精通经史。在老朱这个自家人看自家人好的眼里,梅殷堪称一代儒宗了。

  朱允熥看了看文章,写的确实不错,真要是让他来写肯定是写不出来。但是看,还是可以。

  简单的看了几眼,朱允熥问道,“姑父,你觉得这些文章如何?”

  梅殷含笑点头说道,“回殿下,臣以为这些文章都是上佳之作。”

  赵勉等人自然也是有底气,虽然评文章的时候,也是可以有着一定的主观。不过这一次他们挑选出来的文章,基本上都是非常有水平的。

  朱允熥笑着开口,说道,“前十的举子,看起来不错啊。”

  随即朱允熥收敛笑容,“张信,宁波府定海人。戴德彝,浙江奉化人。胡嗣宗,浙江萧山。石允常,浙江定海人。陆冠孝,常熟人。唐泰,福州人。看了一圈,也就是这个景清,是甘肃正宁人。”

  景清,这也是名人了,历史上刺杀成祖朱棣,然后被族灭其家,查抄他的家乡,诬陷牵连。这也是很多人说的‘诛十族’,是和方孝孺并列的存在。

  朱允熥看着赵勉,说道,“看来江南文风之盛,这是所言非虚了。”

  赵勉心里一激灵,不过还是说道,“回殿下,江南文风正盛,士子文章俱佳!”

  朱允熥笑了笑,随即说道,“这倒也是,朝廷这是开科五次了。前些天闲着没事翻了翻,此前几次会试,我就觉得这浙江、福建和江西文风最盛,每次科举都能占中榜着半数。”

  其他人还是在耐心的听着,也都不觉得这件事情有太大的问题,因为实际情况就是如此。不只是这些地方本身文风就盛,而且也是程朱理学比较集中、繁盛的地方。

  朱允熥开口,说道,“再送十份过来。”

  赵勉等人似乎意识到了有些地方不对,不过还是赶紧命人再送十份卷子过来。

  朱允熥基本上没看文章内容,只看这些人的籍贯。

  “再送十份过来!”朱允熥冷哼一声,说道,“咱这大明朝廷,还真的是要靠南方人了!”

  朱允熥的话音刚落,有些人一下子反应过来了,意识到了皇太孙有些不满的原因。

  一共送来了二十份卷子,加起来只有两个北方人。

  这还算是收敛的,没有像历史上的南北榜案那一年,所录五十一名全系南方人!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