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6章 国子监_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管朱允熥是不是对于一些士子有偏见,该重视的时候还是要重视。

  他和勋贵集团的关系不用说,可是这些勋贵打仗没问题,治理天下也不能全指望这些武人。哪怕朱允熥想要打破一些垄断,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现在的识字率低,朱允熥也没办法一口气找出来太多的人才。

  就算是大明,现在还有很多元朝时候留下来的官。

  说到底就是官员的缺口太大,一下子很难找到很多的替代,只能不断的换血、换新。

  皇太孙莅临国子监,这当然是大事了。尤其是此前刚刚结束不久的会试风波,能够在国子监读书的或多或少也都有些渠道,多少能知道一些。

  这位皇太孙手里的权力很大,能够在大明最高学府就读,出身也好、才学也罢,都是一顶一的,也都是有着一些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虽然梅殷现在是掌管国子监,但是他不是国子监祭酒,这是从四品的官。

  看到朱允熥下马,梅殷立刻跪下,“臣等恭迎皇太孙殿下,殿下千秋。”

  随着梅殷一起跪下的,自然是国子监的师生了。

  朱允熥笑着开口,说道,“都起身吧,用不着多礼。”

  梅殷等人,随即也介绍道,“殿下,这是龚斆,代掌祭酒。”

  明朝第一任、第二任祭酒是许存仁、魏观,第三位是宋钠,四年前才过世,这也是大明第一位赐祭葬的四品文官。也就是这一位不妄言笑、学问广博的祭酒格外严格,吃住在国子监,因为管理严格导致学生不满。

  朱允熥看着龚斆,微微点头,心里头有些话要说,但是不适合现在说。

  梅殷又继续介绍道,“宋复祖,现为国子司业。”

  这是宋钠的儿子了,现在也是在国子监供职。

  仔细的参观了一下国子监的学舍,询问了国子监的生活起居等情况,朱允熥这才来到正堂。

  等到所有人都来齐,朱允熥才说道,“宋卿治学严谨、严立学规,我是喜欢的。国子监此前科举,也是连战连捷。”

  看着一众师生,朱允熥也说道,“只是张弛有度,汝等也要明白,国子监到底是大明文采之地。有些学官只讲学问、不讲亲谊,是不是有些过了?”

  龚斆等人立刻跪下,而不少国子监的学子就有些振奋了。

  国子监的学子闹起来也不是一回了,在宋钠时期就闹过,不过结果是学子被砍了脑袋。

  朱允熥接过张福生递上来的折子,翻看看到,“举人监生赵彝、李敏复告侍亲,不许。监生杨恕等五人,愿回籍侍养,不许。”

  朱允熥叹了口气,说道,“说是侍亲,真真假假也难说。国子监治学严谨是好事,只是一味欺压、苛求也非好事,物极必反的道理你们也该明白。”

  国子监的学子们激动了,他们基本上都是举人,都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学霸,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