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2章 新老交替_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忠和蒋瓛这两大特务头子被叫到了文华殿,也都是得到了旨意,要去监视秦王府了。

  这些事情他们也都算是得心应手,大明现在就藩的藩王有一个算一个,实际上王府里都是有朝廷的人,这些藩王们大多也都是心里有数。

  甚至不只是心里有数,有些时候就算是猜到了哪些人是朝廷的人,也不会多去处理。

  原因也非常的简单,单纯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藩王也并不是傻子,更不敢觉得一个‘干干净净’的王府才是最安全的。

  只要那些监视他们的厂卫不去过多的干涉,大家都默契的遵守一定的规矩。

  在忙着这些事情之后,朱允熥召见户部、工部、太仆寺负责人。

  看着严震直,朱允熥说道,“都说民以食为天,我看工部现在少了一些大匠。工部现在置总部、虞部、水部、屯田部四属部,这还不够。”

  朱允熥直接说道,“还有太仆寺,现在管着马政。只是万万不可只是觉得养好御马就行,我觉得这马政和农事也能关系到一起。”

  其实大明朝没有大司农,包括少府在内的九卿也都是被废黜。有一些精简,并不影响一系列的工作,有些事情归于工部或者户部就行,没必要再单独弄出来一个衙门。

  严震直就连忙认错,“是臣等疏忽,还望殿下恕罪。”

  “恕罪的事情暂且不说,只是这两年我也算是看了看各司衙门。”朱允熥有些不太满意的说道,“照理来说,现如今这些衙门是够了。你们再仔细想想,有如何教授百姓耕种、有如何育种养苗的衙门吗?”

  朱允熥敲了敲桌子,说道,“《诗经》有载,周成王所设农官中的载师、闾师等都负有劝农之责。宋元之时尚且有地方官以劝农入衔,我大明更应该如此。”

  指了指郁新,再指一指严震直,朱允熥批评说道,“户部负责农政及户口事宜,工部下设的督水与屯田两司分别负责水利灌溉与屯田事宜。各地州府衙门,也尚且有劝农。这是好,你们只劝百姓多开垦良田,如何高产、如何育种,你们能有什么法子?”

  郁新和严震直连忙跪下,这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因为按照他们的理解,很多的事情也都是‘墨守成规’,前人积累的经验等等就足够了。

  生产工具的更新或者改进,这些可能会有。就像此前提到的黄道婆一般,更多的还是靠自己的学习和改进,而朝廷这边基本上都是不去管理、引导。

  这也算是科举制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主要是文学,对具体的技术性知识并不重视。甚至可以说是大多数的统治阶级,对农业生产都所知不多官吏来负责农业生产。

  朱允熥语重心长的说道,“都说劝课农桑,你们这些居庙堂之高的也别站着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