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章 武人集团_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钟山,也就是紫金山。

  老朱在定都应天府的时候就在为他的陵寝选址,始建于洪武十四年。按照古代帝陵的规矩,帝陵的修建是要持续,直到皇帝驾崩、安葬才会停下来。

  但是现在的孝陵安葬了孝慈高皇后,就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

  孝陵依山为陵,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唐宋及之前的帝陵制度,不过也将方坟改为圜丘,这也是明清两朝五百多年帝陵的格局。

  老朱定下的规矩、制度很多,北平的紫禁城也是以应天府皇城为模板。后世的很多建筑风格、规矩,就是在老朱时期定下的。

  吴大帝孙权也在山南独龙阜玩珠峰前,也被称作蒋陵、吴王坟。孙权的墓就在孝陵正南不到一里地的地方,当年老朱建造孝陵时,保留了孙陵岗,仅将蒋陵前的一对石麒麟迁移。

  以至于现在有人在说老朱认为孙权还算一条好汉,就让他来守门的说法。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因为老朱也只是将孙权陵前的石麒麟迁往别处,孙权墓仍在原地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在建明孝陵时没有被破坏孙权墓,甚至是孝陵的神道绕开了孙权墓。

  可是没办法,很多人就喜欢这样的一些故事。

  朱雄英作为老朱的皇嫡长孙,哪怕是早夭,可是也有着其他皇孙不同的地方。

  当年朱雄英是以亲王之礼被下葬,陵墓也是在钟山。

  而在孝陵陵宫东垣以东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则是在抓紧修建的太子陵墓,这也就是东陵。东陵和孝陵共用一条主神道,总体布局和孝陵一样,只是规模要小很多。

  在钟山,老朱最爱的妻子已经在这里安息。

  再过一个月,他最爱的大儿子也会在这里安葬。

  而他的嫡长孙在这里安息了八年。

  帝陵,自然也就有着陪葬墓。

  大明开国第一功臣中山王墓坐北朝南,面对钟山。相距不远的是歧阳王李文忠墓。

  而常遇春的陵墓在钟山北麓,原址为六朝古刹草堂寺。和徐达墓、李文忠墓相隔不远。

  老朱既以功臣配享太庙,又命别立庙于鸡笼山,死者塑像,生者虚其位。

  正殿当中是中山武宁王徐达、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岐阳武靖王李文忠、宁河武顺王邓愈。可能会加上汤和、沐英,因为他们现在还在世。

  至于李善长等人未能善终,自然会被排除在功臣庙之外。

  如果朱允熥夺嫡成功,或许颍国公傅友德、凉国公蓝玉,也可以有机会进入功臣庙。就算是不能在正殿,也可以在东西两序。

  赐葬钟山,配享太庙,肖像入功臣庙。

  这是大明王朝开国功臣的梦想,而常遇春一直以来都是被认为排名仅次于徐达。

  中山王徐达是老朱的‘万里长城’,他这一生身经百战、戎马一生,唯一一次败仗是在洪武五年北征扩廓帖木儿,当时死了万余人。

  常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