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0章 未成年人是否还需要保护_犯罪心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为。

  不管现在看来好像也没有起到什么很大的作用,还是有家长或监护人对这些未成年人缺乏管束和教育。你们不知道我还看到了一些才上初中的学生就已经开始出入那些娱乐场所了,什么酒吧啊这些的。而且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习抽烟、喝酒了,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怎么可以让孩子过早的就接触这些呢?都不知道这些家长平常都在干嘛?有时间的话不是应该多多关心自己的孩子的身心健康还有学习这些的吗?”

  大家也都觉得叶子说的很有道理,确实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缺乏的,只会看结果一点都不去注重过程。学习不好了就不是打就是骂的,也不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健康问题。也就是因为这些问题导致的出现了,侵害、虐待、遗弃、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有的还会交上坏朋友学会了吸毒、酗酒、赌博等恶习;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是因为家长的疏忽大意导致的结果。

  张元继续说道:“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不同的事件和情况的发生,才会需要我们来处理和制止。不管家长,学校也要对孩子进行保护和教育。不是也有出现过一些学校见高踩低的那种吗?比如说老师偏爱学习好的学生,觉得这些学生只会做好事不会做坏事,学习不好的学生就不管什么都是不好的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应当建立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制度,健全学生行为规范,培养未成年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学校应当保障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变相开除未成年学生。

  学校应当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未成年学生进行登记并劝返复学;劝返无效的,应当及时向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学校应当关心、爱护未成年学生,不得因家庭、身体、心理、学习能力等情况歧视学生。对家庭困难、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应当提供关爱;对行为异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帮助。

  学校应当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留守未成年学生、困境未成年学生的信息档案,开展关爱帮扶工作。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青春期教育和生命教育。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不应该去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判断。要学会多听听孩子的心声,知道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就像我们所说的校园霸凌,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相关未成年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教育和引导;对相关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给予必要的家庭教育指导。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而不是去放任不管,这样就只会把事情弄得更加的严重。我们的校园霸凌普法教育活动还要继续下去,希望以后学生的校园生活都是美好的开心的,再也不会出现霸凌事件的发生的。”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大家都希望未来的孩子可以更好,做一个开心的、自由的人。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