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4章 仁义道德_犯罪心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义、公平、不偏不倚的原则,如孟子所说“舍生取义”,即为了追求正义可以放弃生命。

  道:道在这里指的是按照科学的正确道路办事,不犯错。它引申为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天理,强调人们的行为应遵循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

  德: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和品质的体现。它要求人们按照道德规范行事,如孔子所说“复礼、克己、孝悌、爱人”,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和对社会的贡献。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自私的,也不是说有文化的人才懂得仁义道德,礼义廉耻。有很多的人根本就比不上那些可能接受的教育不如自己的。有很多的伪君子存在,人间难测,是因为人心虚伪、善变。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逢场作戏,有逢场作戏的地方,就会有尔虞我诈。

  越是在重视金钱利益的今天,人们越是抛弃了感情、善意、真实以及良心,而偏向于虚伪、善变、阴险、损人利己。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表面上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满肚子男盗女娼。

  从人性心理的角度来说,人们表面上所强调的,都是他们内心缺乏的。比如说,没钱人才会宣扬自己有本事,有钱人往往会装穷低调。

  不论是在职场,还是在什么地方,最好远离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也许,他们只是为了“道德绑架”你罢了。

  有一个成语,言不由衷。意思是,说的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形容人们说话心口不一,说一套,做一套。

  在职场中,这类“言不由衷”的人,其实特别多。某个同事得势了,其他的同事就会阿谀奉承,基本上是好话说尽。

  难道说,他们就真的喜欢这个同事吗?未必喜欢,只是他们看到别人得势,就想抱别人的大腿,跟别人搞好关系罢了。

  可以看出,言不由衷的人有3个特点。首先,总是喜欢说一些阿谀奉承的话,满口甜言蜜语,目的就是为了讨好别人。

  其次,别人得势,他们会奉承。别人失势,他们会远离。完全唯利是图;第三,表面上说尽好话,背地里做尽坏事,所说的跟所做的,不太一致。

  真实之人,都“言随心表”,内心想到什么,就会及时通过言语表达出来。而虚伪之人,都心口不一,内心这样想,话却那样说,一套又一套,特别复杂。

  有一句老话:“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

  是喜,还是怒,都不会显露在脸上。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不会通过嘴巴说出来。是高兴,还是悲伤,从来不会情绪化。

  这样的人,都是完全控制自身情绪的牛人。他们城府极深,心计颇多,套路接连不断,玩弄老实人于股掌当中。

  所以说人心是很复杂的,不能只看表面。要用心去了解一个人,这个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好人也没有纯粹的坏人。只是看我们怎么来看待一切。”

  叶子赞同的点点头,和小尹相视一笑。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