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章 想买种子都难咯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禾牛场自用了。

  其余的全被熊泽征树吃下了。

  对于余小川这样的销售人才,郭阳自然是不会抠门的。

  部门奖金,个人提成,承诺的就一定会兑现。

  小日子也不愧是全球第一大苜蓿草产品进口国家,每年300万吨的进口量也是目前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小鬼子的钱自然是能赚则赚。

  加上第一笔订单,全年苜禾农牧只是牧草的销售额就达到了7000多万元。

  唯一的亏损在牛奶加工企业的投入上,但随着明年牧场优质牧草的供应。

  扭亏为盈指日可待。

  熊泽征树离去前还特意留下了话,

  “高品质的牧草产品一直供不应求,苜禾可以随时联系我们。”

  虽然中途有些许不愉快,但总的来说,双方对这笔签约都挺满意。

  ……

  农大的实验室。

  翁立新,苏国洲和周博士已经连续做了几天的实验。

  不只是土壤,连带着苜禾1号的根系,叶片,干草成份都做了完成的测试。

  苏国洲已经麻木了。

  曾经,华苜1号在他心中是华夏最好的苜蓿品种。

  三十几年的不断筛选培育,让华苜1号的特性十分全面。

  尤其是耐盐碱特性方面,更是他最自信的,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但几天下来,

  实验的结果清楚的告诉他,苜禾1号全方位的对华苜1号实现了碾压。

  苏国洲手掌上放着几颗种子,种子小,肾形,外观为黄褐色,略带光泽。

  就是这种不起眼的种子,

  竟然能吸收土壤里的盐分,而且和泌盐植物不同,苜禾1号泌出盐分极少。

  更多的是被叶片和根系吸收了,并且能把盐分转化为营养物质!

  在土壤的检测上,翁立新特意请来了农大土壤方面的专家吴越之教授。

  最新的土壤检测结果出来后,

  郭阳和向天山带着两年前勘察设计时提取的土样以及分析结果来到了农大。

  吴越之教授迫不及待的进行了比对。

  “两份土壤差距太大了,不敢相信是同一块地!”

  “两年前的土壤盐分含量是重度盐碱地盐分阈值的二十几倍,现在只是中度盐碱地。”

  翁立新也禁不住感慨:“这苜禾1号还真的吃盐呐!”

  “不错,真不错!”

  品种是他审定的,但他莫名的印象不深,偶尔也会怀疑当初是不是真放水了。

  苏国洲则是眼神酸酸的。

  吴越之教授跟着说道:“远不止是吃盐。”

  “实验结果显示,苜禾1号根际土壤有丝酵母菌、木霉素、壶菌门等十数个真菌特异菌。”

  “而且子囊菌门真菌群落变丰富了,担子菌门等病菌减少了。”

  “更是有一些特有的根际微生物,木霉素和子囊菌门。”

  周博士好奇的问道:“有什么特殊的吗?”

  “木霉素真菌具有生物防控功能,可诱导植物提升其对微生物病害的抵御能力。

  子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