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1章 大会战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惠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友联村,也在此次盐碱地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区范围内。

  而且由于天禾的介入,友联村的改造进程提前了。

  当郭阳几人来到友联村时,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只见农田里有人在清理田间积土,渠系里有人衬砌混凝土,农田道路两旁也有人在植树垄道,各种机械设施更是数不胜数。

  瞿阳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景,喃喃地说道:“这得有多少人?”

  新民镇副书记刘军和惠民种植合作社的代表杨小兵联袂走了过来。

  刘书记也说道:“以前是这样,一到春季地里湿的走不进去人,秋收时又没有路,庄稼只能扛出去。”

  郭阳也乐得瞧见老向刀子嘴豆腐心的模样。

  实行借钱还钱,借工还工、借物还物,分片跨区实施和分片协调、集中使用、周期平衡的筹资投劳办法。

  惠农合作社不大,杨小兵也只是个普通的农户代表,种地是好手,但认知有限,有时候更是会被利益蒙了心。

  惠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代表杨小兵脸上也带着疑虑,建小麦示范基地的任务是县农业局和镇上直接下达的。

  通过渠系配套和衬砌,项目区年节约水费7.5万元,人均节约水费63.5元。

  尤其是向日葵,更为适应盐碱环境,葵花籽的价格也持续走俏,受到了广大农户的追捧,向日葵种植面积已近70万亩。

  杨小兵明显心动了。

  同时通过开发可新增土地1200亩,人均增1.5亩,按每亩800元计算,人均增收1200元。

  刘军不无自豪的介绍道:“现在县里搞农田大会战,仅友联村日出劳力就达到了3000人。”

  在村里的主干渠处,郭阳见到了正在通过新配套渠系试水的村民。

  听到刘书记算起了经济账,郭阳也笑了起来。

  对于国内基层的组织能力他从来没有怀疑过,但亲身体会到了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原来这条引水渠,4公里有22处拐弯,现在通过改造,水流速度大大加快,每年清淤费用至少节约5万元。

  有了灌排渠系,6000多亩中低产田变成了高产良田,每亩至少增收100-200元。”

  以前搞农田开发,怕麻烦、怕出工、怕出资、怕占地,现在各村互相争项目、抢投资,都想让项目落到本村片内,早搞早受益。

  一个村搞开发,片内其他村群众齐上阵,现在借出的工和钱,在以后本村搞开发时,别村进行相应偿还,避免一村农民势单力薄难筹资的局面。”

  好家伙,郭阳还以为去年的效益多好呢,没想到这么惨。

  行走在田间地头,时不时的就能听到农户们的交谈声。

  郭阳又接着补充了句,“前期合作社甚至不用付一分钱!”

  “哈哈,原来刘书记你在这儿等着我呢。”

  但随着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