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 奴去也,莫牵连_红楼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两边小几上也各有陈设。

  耳房之中,还有一溜四张椅面西,椅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配四副脚踏。

  椅之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茗碗瓶花俱备。

  这耳房便是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之所。

  此时王夫人正坐在耳房中的炕上,正对一名荣国府的管事媳妇吩咐着跟元春出嫁有关的事务。

  自从贾政当家,王夫人便成了荣国府的管家太太,加上女儿元春要嫁给庆柏,王夫人的身份自然尊贵了,也格外体面。

  见元春突然来了,管事媳妇忙笑迎起来,王夫人虽未起身,却也笑着招呼:“正下着雨呢,你怎来此了?”

  元春嫣然一笑:“我正带着抱琴在府上闲逛,适才逛到母亲的住处,本想给母亲请安,得知母亲在此,便来此请安了。”

  王夫人听到这话儿受用,这可是即将当王妃以后当皇后的女儿呢!

  元春目下没有跟王夫人多聊的心思,何况还有一名管事媳妇开始对她献媚起来,她也没有这份受用献媚的心思。

  不待王夫人开口留她,她接着便道:“母亲这里正忙着,女儿不打扰了,想去荣禧堂里逛一逛瞧一瞧,请母亲恩准。”

  王夫人虽不是很聪明,却也能听出,她的这个女儿多半是想在出嫁之前好好瞧瞧这个家,自然不会拒绝:“你去吧。”

  元春“嗯”了一声,出了耳房,进了正房荣禧堂。

  荣禧堂的堂屋内悬挂着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荣禧堂”三字,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

  这荣禧堂,元春从小到大进来的次数并不多。

  因这里是荣国府当家人的住处,而且,以前是贾赦当家,后来贾政当家时,元春的年纪则不小了,不便轻易来荣禧堂的。

  在荣禧堂里仔细瞧了瞧后,元春又有些想进她父亲贾政的卧房里瞧瞧,不过还是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觉得如此不便。

  出了荣禧堂的元春,接着又带着抱琴去了荣国府的后院。

  荣国府的后院很大,原著里后来被改建成大观园供贵妃元春回家省亲,而现在,元春即将嫁给庆柏,也不知大观园还会不会出现了……

  荣国府的后院里住着很多下人,元春倒是不便仔细逛,略逛了逛,便带着抱琴返回贾母院,发现胞弟贾宝玉正在院中玩耍。

  贾宝玉今年已经五岁了。

  自从他出生,元春这位长姊便对他怜爱,已手引口传教授了他几本书、数千字在腹内,两人名分上虽是姊弟,其情状又有些如母子。

  此刻,元春招呼了一声:“宝玉。”

  贾宝玉看到元春,忙上前打起招呼:“大姐姐。”

  元春忙给贾宝玉撑伞:“正下着雨呢,你怎跑屋外玩了?淋出病来了可如何是好?”

  贾宝玉低着头,做贼心虚,他是趁人不注意从屋里偷跑出来的。

  元春带着贾宝玉进了她的闺房,亲自用毛巾将贾宝玉的衣服擦了擦,又给贾宝玉洗了把热水脸,还亲自送贾宝玉回他的屋里,又去瞧了瞧贾母养在身边的二妹迎春、三妹探春、四妹惜春,才返回自己的闺房。

  她坐在镜子前,想着两天后便将跟这座荣国府告别,跟亲人们告别,包括了贾宝玉,不禁眼眶湿润,流下泪来。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拋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这首原著里写探春远嫁的《分骨肉》,在离别之情上有一些适合今日元春的心情,但她这次的出嫁比起原著里探春的远嫁要好了很多。元春只望,那柏三爷是个好夫婿,不仅能给她荣华,也能跟她鹣鲽情深,鸾凤和鸣。

  两天后,七月十八,庆柏和元春大婚了……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