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5章 推广经济作物_我祁同伟,不事权贵,从村官干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科长,你在想什么呢?”洪新华见祁同伟正在发愣,好奇的问道。

  祁同伟回过神来,道:“洪书记,我在想怎么和局里的领导汇报。”

  “不说我差点忘了,你不是市林业局的干部吗,怎么刚才一直问农业上的问题?”

  “洪书记,是这样的,这个走访记录,最终要交到市政府,所以我顺便问问,接下来说说杨林乡林地的情况吧。”祁同伟搪塞道。

  “好的。”洪新华整理了一下思路。

  “高科长,我们杨林乡山地面积虽然广,但周边大多是高山,人迹罕至,野兽出没,除了个别猎人可以进山打猎之外,基本没有太多的开发空间。

  真正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是两百米以下的平缓山坡,大约有四万多亩,人均两亩左右,一半以上是毛竹林。

  按理说,毛竹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但乡里的路太差,基本运不出去,群众们是能通挖笋和编制竹篮竹筐等物件,拿出去换点小钱,聊胜于无……”

  “洪书记,照你的意思,如果有一条好路,山林里的资源就可以利用起来了,对吧?”

  “那是当然,杨林乡如果有路,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局面。”

  “为什么不想办法修呢?”

  “修不起啊,从乡里出去,要走十八公里山路,山路造价特别高,我问过交通局,要想改造这条路,没有两千万下不来。

  我们乡里每年的预算只有一百多万,发完工资奖金便所剩无几,县里也是穷的叮当响,拨不出修路的钱来。”

  聊到这里,祁同伟更加确定刚才的判断,洪新华确实不是昏官。

  因此,他打消了回去后立刻撤掉洪新华的想法,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以观后效。

  客观条件摆在那里,杨林乡的情况已经明朗了。

  农田开发基本到了极限,要想有所突破,只能在林地上做文章,而要想让林地产生效益,就必须花两千万修路。

  这笔钱回头让市政府出,等进乡的路修好后,再看看洪新华能拿出什么样的表现。

  “洪书记,这次我们下来,除了要到乡镇走访之外,村里也要去,你能否帮我指定一个村子,条件中等的就可,我们过去看看。”

  “高科长,去不了,从乡里到所有村子,全是很狭窄的机耕路,而且昨天下了雨,路面泥泞不堪,压根没法走车。

  要不,你们下次再来的时候,再去村里?”

  “既然这样,那算了。”祁同伟没有继续坚持,起身道:

  “洪书记,谢谢你的配合,我们回去之后,会把杨林乡的情况一五一十向市里汇报,争取多帮你们争取一点政策。

  今天就到这吧,告辞了。”

  “你们这就走了?”洪新华赶紧拦住他们,说道:

  “现在都十一点多了,干脆在乡里吃完午饭,再回去吧。”

  “不用那么麻烦,我们有出差经费,在外面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