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0章 社会主义不宣战_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义的强大力量。但是到了1940年,这些航速慢、火力弱而且飞不高的老式飞机已经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了。哪怕在夜间出击,也很容易被对手的地面火力和夜间战斗机击落。

  不过挨了炸不还手也不是毛子的脾气,斯大林在这个问题上只能硬不能软,否则下面的同志可就要有想法了。

  “今晚上去炸大马士革!”斯大林下达了命令――叙利亚人民这下要躺着挨炸弹了。可这也没有办法,巴黎太远,苏联的飞机够不着啊。

  伏罗希洛夫这时小声发问:“总书记同志,要不要和德国人联络,派几个重型轰炸航空兵旅去炸巴黎?”

  从德国的领土起飞,倒是能够得着巴黎。可是斯大林却冷冷地追问:“要不要再派几个机械化军去和德国人共同进攻法国?”

  难道不应该派吗?伏罗希洛夫看斯大林的脸色不对,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巴统炼油厂的损失情况怎么样?”斯大林转移了话题。

  “总书记同志,”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的莫洛托夫回答,“情况比较严重,一个大型储油罐被击中,引发了大火,而且工厂还有可能遭到第二次轰炸。”

  第二波轰炸已经开始了,不过克里姆林宫还没有接到报告。由于第一波轰炸引爆了储油罐,现在巴统的炼油厂已经燃起大火,成了非常引入注目的目标。现在法国人的leo-451型轰炸机可以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投弹了。除了拉格-3,苏联空军还没有任何一架歼击机可以飞到这样的高度。就算是拉格-3,理论上虽然能飞挺高的,但是真的上了高空性能就下降得厉害,还容易失速,非常危险。

  “生产会受严重影响?”斯大林沉着声音问。

  莫洛托夫点点头,“可能会停工几个月,不过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是特别大。”

  巴统石油城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引进德国的机器和技术,在沙俄时代遗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大型石油加工厂。每年能加工几百万吨石油,占到苏联国内石油加工量的50%左右(没有70%那么多,由于苏联是个铁幕国家,所以英法并不知道有第二巴库油田和乌法石油城的存在),如果几个月不能开工,自然会让苏联国内的燃油供应出现紧张,但绝对没有英法想象的那么严重。

  斯大林点上了烟斗,一边吸烟一边思索,“法国人轰炸巴统的目的是什么?准备侵略南俄?我看不是的……他们的目的还是想让我们减少对德国的石油出口,或许每月50万吨的石油出口量的确有些多了。现在我们自己的石油基地遭到了法国的轰炸,损失比较严重,所以就没有办法继续以每月50万吨的标准供应原油了。”

  “总书记同志,”负责内外贸易的政z局委员米高扬问,“那我们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