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81章 GC主义战士_崛起之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也会有很多进步青年被动员起来,参加训练,最后成为gc主义战士,或者被劳动改造,或者被枪毙……

  ……

  山连山,山叠山,山外还是山,而且大多是没有多少植被覆盖的荒山。只有在山和山之间,靠近潘杰希河的狭长地带,才有绿色的农田和炊烟袅袅的村庄。

  这里就是距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约80公里(80公里是喀布尔到潘杰希谷地入口的距离)的潘杰希谷地,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被称为苏联人的“泪谷”的地方。而现在,这里将成为阿富汗王国政府迁出喀布尔后第一个临时驻地。同时也将是阿富汗人抵抗苏联入侵的大据点――虽然阿富汗反动派将用游击战对抗苏联红军,但这并不等于不需要一个巩固的反革命根据地。

  “三位上校,你们觉得那里怎么样?”一个穿着西式军服的阿富汗青年军官,用生硬的英语问骑在马背上的邦德、金里奇和罗腾堡等三人。

  这三位大特务今天是来潘杰希谷地查看地形,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修建机场跑道的。而和他们说话的人是阿富汗近卫军中的一名少校,姓马苏德。他是塔吉克族人,而他的家族是潘杰希谷地中的名门。

  “那里好像比较平坦,”邦德上校顺着马苏德所指的方向,看到的是一大片位于潘杰希河畔的平地。“这里叫什么名字?能起降飞机吗?”

  “帕斯马扎斯。”马苏德说,“这是整个潘杰希谷地最大的平地了,由南至北长约公里。再往北走,两边的山就会越来越高,恐怕不适合飞机起落了。”

  “这里距离克什米尔有多远?”邦德上校又问。

  “大约110公里。”马苏德笑着说,“不过那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

  “如果要走着去,有路吗?”邦德接着问。

  “有的。”马苏德说,“不过不是一年四季都能走,冬天的时候大雪一封山,别说克什米尔,就是从喀布尔到这里都走不通了。”

  “去克什米尔是沿着河谷一直走吗?”邦德继续问。他已经意识到潘杰希谷地的重要性了,绵延150公里的山连山,这根本就是大部队的禁地,游击战的天堂。而且在150公里的潘杰希谷地周围,则是另外许多类似的谷地。

  “不是的,要翻山。”马苏德说,“沿着河谷一直走会通向另外的河谷,一直走下会到达中国和苏联。”

  潘杰希谷地是兴都库山脉中众多谷地之一,所谓的“谷地”,大多是河谷,来自兴都库山的融雪滋润着谷地中的土地,让这些土地可以养活当地的居民。而这些谷地大多是相通的,顺着山势,这些谷地的尽头可以通到中国。

  邦德想了想问:“苏联人有没有可能从北方沿着河谷南下?”

  马苏德摇摇头,说:“不可能,那里的地形更加险恶,根本不适合大军通行。我们只要用很少的兵力,就能封锁河谷。所以苏联人要进攻,就只有从喀布尔方向而来。不过,他们无法夺取整个谷地,任何外**队都做不到这一点,这里永远属于阿富汗人!”(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