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_皇后别闹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德六年对比着过往五年的风起云涌惊心动魄,其实还算得上是平静,唯一夺人眼球的大事,大概也只有杨慎杨升庵大才子终于状元及第,风光入仕这件事,可以让八卦民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一场了。

  也不知道是谁走漏的消息,杨家定下的“考不上进士就不能圆房”这规矩,一时间是不胫而走,叫众人看杨慎的眼光里,除了钦佩,还有无限的同情,要知道杨升庵当时已经二十四岁,在大明算得上是大龄青年了,也不知有多少暗自羡慕状元风光的读书人家,顿时也效仿起了杨廷和的做法,给自己的子侄立下了类似的规矩,这都是后话不提。

  虽说杨廷和位高权重,已是坐到了大学士的位置,但杨慎中状元,并没有给他惹来太多的非议,杨升庵这些年来才学如何,那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两年前和现在扬帆远航的王守仁大学士一场关于心学的论战,两人来往的信件被人抄录了出来,在士林间引起很大的反响。杨慎文采风流、博学多识的名头,也越发响亮了。这样的人都不能当状元,那谁能当?

  身为一甲进士,到翰林院当个修撰,一向是惯例了,而朱厚照对这个师兄还是照顾有加的,不但给了修撰的职位,还特地给他加了侍讲的头衔,让他可以常伴君侧,当然啦,这说的是皇上对经讲有兴趣的时候。按照正德帝听经讲的次数嘛,这个侍讲多半还是荣誉大于实质。饶是如此,也让上门道贺的人流更增多了几倍。只可怜了杨慎,连日里应酬不休,累得人都脱了形,还是杨廷和看不下去,让他称病闭门读书才罢了。

  当年在端本宫上课的几个同窗,如今张仑是小公爷,一生的富贵荣华不必说了。朱厚照和乐琰么,更是享尽人间富贵——虽然这对叛逆的夫妻恐怕对个人享受没有太大的兴趣,随着杨慎的入仕,他们终于又回到了同一个舞台上,只是起跑点各自不同而已。已经有好几个阁臣暗示杨廷和,若是小皇帝再偷跑出京,就得把抓人的重任交到杨慎手里了,他们的算盘打得也很精:第一回帝后两个人跑到天津去,三个大学士跪在地上求皇上回宫,都比不上张仑的一句谎话。当然小公爷回京后被家里人责怪得不轻,现在是请不动的了。可请不动小公爷,杨慎总能调派得动吧?一样是当年的同窗,一样是机敏聪明之辈,皇上又是一副跃跃欲试,还想再出京的样子……这追人的重任不交给杨慎,又该给谁呢!

  杨慎虽然知道这事,却始终抱持着不置可否的态度,他的官小,威慑力也不足,追人的话,身边还是得有几个镇得住场面的大人物,再说了,现在是新旧相权交替的敏感时期,皇上就是再荒唐,也不大可能在这时候出京的。眼下更值得他关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