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8章 日本人的痛_1895淘金国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城出发时起,就几乎要住进东科雷马省的省政府,与东科雷马省省长契尔科夫同食同宿,追问这突然变化的原因了。

  不过说实话,就连契尔科夫本人也被这突然间的变化晃花了眼,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威尔逊与豪斯的访阿行程,取得了一些效果,可能与央达成了什么协议,至少与英法之间的矛盾可能有了化解的办法。

  是否表示国有可能取得了普遍利益地位,否则为何他们的代表团规模与阿拉斯加相仿,英法美日意的代表团估计也就只会是这个规模吧。

  可惜具体如何,外人无人得知,只能将眼光盯向巴黎。期待从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巴黎一词源自古代高卢的一个分支、巴黎西人,该部落于公元前3世纪在塞纳河一带聚居。据说巴黎西的名字源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公元前52年,巴黎地区被罗马人征服。

  公元358年,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宫殿,这一年被视为巴黎建城的元年。罗马人起初将该城命名为“鲁特西亚”,意为“沼泽地”。在公元400年左右改名巴黎。但是罗马时期高卢行省的心在南方的里昂,巴黎只是一个小规模的定居点,而且集在左岸。

  公元508年,法兰克王国定都巴黎。10世纪末,雨果?卡佩国王在此建造了皇宫。此后又经过了两三个世纪,巴黎的主人换成了菲利浦?奥古斯都(1165-1223年)。

  此时的巴黎已发展到塞纳河两岸,教堂、建筑比比皆是,成为当时西方的政治化心。

  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作为革命的措施之一,巴黎的很多地名被更换:路易十五广场被更名为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被更名为“理性堂”,杰出的哥特式建筑圣雅克教堂被夷平,旺多姆广场的路易十四铜像、新桥的亨利四世铜像和巴黎其他各处的国王铜像被推翻。

  大革命结束后,拿破仑对巴黎进行了新的扩建工作,兴建了巴黎凯旋门和卢浮宫的南北两翼,整修了塞纳河两岸,疏浚河道,并修建了大批古典主义的宫殿、大厦、公寓。

  此后的巴黎历经反法同盟占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革命。到拿破仑三世时期,城市已经破败不堪。1859年,拿破仑三世任命塞纳大省省长、巴黎警察局长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负责巴黎的大规模城市改造。

  奥斯曼拆除了巴黎的外城墙,建设环城路,在旧城区开辟出许多笔直的林荫大道,并建设了众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广场、公园、住宅区、医院、火车站、图书馆、学校,以及公共喷泉和街心雕塑,还利用巴黎地下纵横交错的旧石矿建造了城市给排水系统。但是他也拆掉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物,对巴黎旧城的破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