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2章 结束战斗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阵地上几乎已经没有任何残余的德军机枪火力点敢于冒头。

  手持着刺刀莫辛纳甘和波波沙冲锋枪的红军战士们不断涌入战壕,依托地形的掩护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中不断前进,肃清着视野范围内任何出现的敌人与不肯投降的抵抗。

  寡不敌众的局面之下逃脱无望,尚且还掌握在手中的阵地实际控制范围在不断缩小,成几何倍数不断往上飞涨的伤亡更是几乎令人绝望。

  在炮火准备结束后的第23分钟时,阵地上那些残余下来的德军终于再也吃不住劲儿、选择了举手投降,不加任何艺术渲染的法国旗帜与法式军礼紧接着便被祭出。

  “我们已经放下了武器,要求得到战俘的合理待遇,请不要再朝我们开火射击.”

  在马拉申科的建议下,新型的IS4重型坦克进一步优化了炮手的观瞄系统,在原本唯一的高倍率、窄视野主炮瞄准镜基础上,又额外增设了一套低倍率、大视野的广角观瞄系统。

  并且这第二套的炮手广角观瞄系统,和马拉申科的车长潜望镜是机械联动的。

  只要马拉申科操控自己的车长潜望镜指向某一个固定的方向时,伊乌什金的炮手广角潜望镜也会被跟着指引到相同的方向上、看到同样的视野和景象。不过仅限于炮塔正前方的大约120度扇形视野范围内,超过了这个区域的话就是炮手广角潜望镜的视野盲区了,只有马拉申科自己的车长潜望镜才能看得到。

  虽然功用有限、并非后世那种360度视野的独立观瞄塔,但这对于在战斗中的沟通协作和配合联动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一个看上去虽不起眼但却有着不小意义的细节改进。

  于科京而言的部分设计灵感来源于早先缴获的虎式坦克,最终在马拉申科提出的建议指导下做出了更完善的升级改进定型。

  当然,如果有需要的话,伊乌什金也能自己调整广角潜望镜的视野方向、看自己想看的东西,可以根据战场情况的不同需要进行实时变换。

  这套知识听上去就显得有点高端的联动光学观瞄系统,自然会增加一定的成本,不过由于科京早先一开始对于IS4重型坦克的定位,就已经是“高端高配”存在,在硬件设备配置和综合战力上要比大规模量产的IS6重型坦克强,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就好比T80U主战坦克使用的陶瓷球复合装甲,就是比T72用的橡胶夹层复合装甲要高级。成本是一回事儿,但是坦克本身的定位却是主要的问题所在,在更高级高端的坦克上使用更好的设备和材料没什么问题,马拉申科也赞同科京进行这样大胆的尝试。

  现在,自己操控着广角潜望镜的伊乌什金就看的非常清楚,那些嘴里叽里呱啦不知道在喊什么鸟话的德军,已经一个接一个垂头丧气地走出了战壕,高举的双手和捏在手里的白色小旗子看上去是那样的讽刺和滑稽可笑。

  “这帮德国佬就在这点本事?我还以为他们会拼死抵抗更长的时间,那帮党卫军人渣至少在这方面比国防军的垃圾强得多。”

  请收藏:https://m.wrbet.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